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1-09-13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摘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10名基层信访工作者获评第二届“最美信访干部”。◆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传递活动在西安落幕。(据新华社9月12日电)

  • 我省技工院校秋季开学第一课暨迎世赛主题活动在淮北举行

    摘要:本报讯9月10日上午,我省2021年技工院校秋季开学第一课暨迎世赛点亮技能之光·技能携手长三角主题活动在淮北煤电技师学院隆重举行。此次活动通过网络直播形式举办,全省技工院校新生和教职员工9万余人同步收

  • 我省国防科技工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工人赛技能

    摘要:本报讯9月11日,2021年全省国防科技工业、电子信息产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在安徽东风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拉开帷幕。省总工会党组成员、经审会主任曾传发等领导出席开幕式。秉承技能报国,助力智能制造。国防科

  • 淮南医保创优“三零”服务模式

    摘要:本报讯今年以来,淮南市全面推进医保惠民生活动,在规范业务经办流程、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升医疗保障民生工程实施绩效。截至8月底,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81.35万人、参保率97.7%

  • 引江济淮雄姿初现

    摘要:9月10日,合肥市庐江县柯坦镇境内的引江济淮工程现场,蓝天白云下河道雏形初现,宏伟壮观。    引江济淮是全国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中的标志性项目,也是安徽省的基

  • 怀宁“一站式”服务退役返乡老兵

    摘要:本报讯正值退役季,安庆市怀宁县开启2021年度退役军人接收报到“一站式”服务,通过集中办理的方式,让“数据多跑路,让老兵少跑腿”,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水平,让退役军人实实在在感受到“回家”的温暖。该

  • “人造小太阳”有了自己的“家”

    摘要:本报讯在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首个落地的大科学装置项目——合肥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园区工程(以下简称“聚变堆项目”)已从图纸跃然至现实,将于今年年底竣工,“人造小太阳”

  • 科普盛宴别开生面

    摘要:9月11日,全国科普日安徽省暨合肥市主场活动在合肥市第四中学拉开帷幕。科普展览、科普剧、科普讲座等80多项科普活动集中亮相,为公众打造出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盛宴。杨洁/摄

  • 点赞“工会主席工作室”

    摘要: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总工会在全市基层工会组建“工会主席工作室”,面对面解决职工诉求,得到职工群众的热赞。截至目前,已有30余家基层企业工会建立“工会主席工作室”。   在基

  • 摘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根本上要靠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劳动、创造、奉献。工会要牢牢抓住这个主题,把推动科学发展、实现稳中求进作为发挥作用的主战场,建设知识型、技能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造小太阳”有了自己的“家”

合肥聚变堆项目将于年底竣工

   期次:第7678期   

本报讯 在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首个落地的大科学装置项目——合肥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园区工程(以下简称“聚变堆项目”)已从图纸跃然至现实,将于今年年底竣工,“人造小太阳”有了自己的“家”。9 月 8 日,记者近距离探访了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合肥聚变堆项目就是按照太阳内部热核聚变的原理,设计建造可控的“人造小太阳”,目的是为解决人类的能源危机。地球上现有的能源储备已进入倒计时,在化石燃料枯竭之前,必须提前找到适合人类的清洁能源。未来,聚变堆项目主体工程将建设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超导磁体研究系统和主机及偏滤器研究系统,为我国开展聚变堆核心部件研发和建设提供技术基础,对保障我国聚变堆的先进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为解决国家重大需求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对促进国家聚变能实际应用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中建五局安徽公司合肥聚变堆项目负责人施旭光带领数百位工友辛勤忙碌。“项目总建筑面积近14万平方米,工期非常紧,制约工期的关键因素在于桩基施工阶段及基础施工阶段。同时,施工周期跨越春节、汛期及高温天气,对工期影响较大。”项目党支部书记徐辉介绍道,2021 年春节期间,为了确保工程按期交付,也为了响应疫情防控就地过年的政策,项目不停工,多名工友就地过年。吹气球、贴对联、送大礼包,更有丰盛的年夜饭,每桌八个菜一个汤,饮料无限量供应,大家吃好喝好,项目部还在工人生活区加装了无线网,晚上看个春晚,再给家人打个视频电话拜拜年。除此之外,工友们过节期间加班费也不少挣,每天加班费都有1000多元。“压力不仅来源于工期紧,还来源于交叉施工作业多。过程中涉及电廊、冷却水管廊、中科院设备、室外工程的分部分项内容,而且分包数量总数预计达40家,最高峰施工人数约800人,交叉作业多,分包之间的界面划分与工序交接工作量大,如何对接协调各方职责,将体现强有力的管理细化水平。”施旭光介绍道,项目每天开碰头会,每周开生产例会,通过区域划分,改良施工、运输方案,协调各单位、各工种全时段投入战斗。

项目生产经理王旭东家距离项目只有半小时车程,然而,由于忙于工作,他却和家人聚少离多。看着项目一天天“成型”,王旭东自豪地说:

“虽然工作很苦,但是干项目很有成就感。在职业生涯中,能参与这样的高端科学实验建筑项目,很光荣!”

(本报记者 魏如冰)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4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