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近年来,合肥市总工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总工会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找准定位,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聚力打造“蓝领创新”工作品牌,实现劳模工作和创新工作“1+1>2”,形成“层层推进、层层落实、层层出彩”工作机制,为合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大工会力量。
加强选树 畅通劳模成长通道
合肥市总工会重视从基层培育劳模,结合“下基层、访工情”、不忘初心大调研活动,主动对接基层、征求职工意见,畅通推荐渠道、严格核实审查。坚持面向社会各战线、各阶层,注重实绩、突出贡献。2020 年市劳模评选中,一线职工占67.3%、新产业职工占31.3%。坚持“劳模比出来、工匠赛出来”理念。通过职工创新成果评选、劳动和技能竞赛等“蓝领创新”活动,在创新实践中选树劳模典型、在提高素质中选树工匠标兵。2020年市劳模评选中,通过创新竞赛产生劳模 56 名,占一线职工总数的40.5%。
广泛推行梯队培养模式。合肥公交集团先后涌现朱兴福、李祥斌、夏力3位全国劳模,合肥燃气集团全国劳模徐辉带出吴雄飞、游传琴、宗洪博。“00后”的合肥燃气职工韩景辉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脱口而出“我想当劳模!”全市上下人人争当劳模先进氛围浓厚。
加强服务 提高劳模各项待遇
创建职工信息化服务平台劳模服务子系统,建立三级劳模电子信息档案,实现动态管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劳模协会专人负责,常态化走访,定期召开座谈会,与劳模密切联系,形成尊重、关爱、服务、支持、激励劳模制度体系。
严格落实劳模待遇,全国劳模“三金”按时足额发放;市财政每年划拨 228 万元对困难劳模进行日常救助和特困救助;设立劳模服务窗口,对家庭遇到突发性事件的在职劳模进行一次性救助,向去世劳模遗属发放一次性慰问金 5000元;组织劳模体检、疗休养。
另外,市总工会还开展丰富多彩的劳模活动,如春节团拜会、劳模生日会、劳模年夜饭,组织劳模“游合肥、看发展”,让劳模充分感受来自工会“娘家人”的尊重与关怀。今年“五一”期间,市总工会集中走访慰问劳模,送上一束鲜花、一套党史书籍、一份慰问金。
蓝领创新 发挥劳模示范作用
合肥市总工会坚持“聚众智、汇众力、创众业”,持续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评选和职工“五小”活动创新成果评选,已圆满完成六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评选,收到成果申报 4792项,评选各等次成果820项,投入补助资金2000余万元。
另外,市总工会以“自主选赛、联动办赛、激励促赛”为原则举办劳动竞赛,坚持需求导向、精准立项,基层工会按需选报竞赛项目,全年常态化开展。市总工会本级每年投入竞赛补助500余万元,全市各级工会每年组织竞赛200余场,参赛职工60余万;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荣获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城市职工网络安全攻防技能大赛团体、个人双冠军。
大力宣传 唱响劳模时代赞歌
“今年是建党百年,我来给大家讲讲我们党是如何成立的故事……”今年 4 月 7 日下午,在合肥轨道交通 2 号线东延线项目工地上,全国先进工作者、合肥市公安局庐阳分局巡警大队教导员王军为参与地铁施工的一线建设者们带来了一场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合肥市总工会为前来参加学习的一线职工送去书籍、笔记本等学习材料。这是今年合肥市总工会深入宣讲创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工地”活动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合肥市总工会成立劳模宣讲团,深入一线宣讲“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史知识、红色故事。截至目前,市总工会已开展党史宣讲 110 余场,赠送党史书籍 8000 余册,服务一线职工9000余人。
此外,市总工会还积极争取党政支持,利用各类传媒,宣传劳模先进思想、先进事迹、先进经验、先进技术,举办劳动赞歌图片展,召开先进事迹报告会,还在合肥地铁一号线开通“合肥工匠”地铁专列。
“看到自己的照片印在了地铁车厢里,自豪感油然而生。我要立足本职工作,继续发挥创新带头作用!”合肥工匠李凯在自己的照片旁感慨地说。
合肥市总工会把选树劳模工匠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一线职工积极响应,劳模工匠竞相涌现……如今,在合肥,争当劳模工匠已成一种时尚、一股潮流、一面风向标。
(合工宣 本报记者 何雪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