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计量检定科为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计量授权的法定机构,承担全省气象台站传感器的检定、检修及气象计量方法研究工作,承担地市级气象保障人员计量业务指导、技术培训和质量监督考核等。
计量检定科是一支年轻的高学历技术队伍,多年来,他们树立全心全意为气象事业服务的理念。在防汛抢险关键时刻以及面对突发事件,全体科室人员及时响应,充分发挥“工人先锋号”的示范、引领、带动和激励作用,敢于挑战、勇往直前,奔赴在一线,扎实推进气象计量事业、服务水平双提升,赢得上级部门和领导的高度肯定。科室四次被安徽省计量协会评为计量先进单位、1人荣获“模范计量之星”;2022年荣获安徽省科学实验展汇演活动优秀奖;今年五一前夕,又被授予“安徽省直机关工人先锋号”称号。
——专研业务,打造技术过硬科室。科室注重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先后参加各类专业技术培训30多人次,3人通过一级注册计量师资格考试,2人通过二级注册计量师资格考试。同时,不断加强计量能力建设,建立6项计量标准,覆盖7个常规气象要素。规范计量管理,建立计量标准文件集。制定计量标准器溯源计划,做到计量标准器溯源率100%。
——尽心尽力,提供优质服务。本着干一行爱一行的原则,严把气象装备质量关,高质量完成全省81个气象站2700 多台传感器的量传任务,开展现场检定 70 多次。多次组织市级气象计量保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未雨绸缪,每年开展汛前自查,特别是省局应急响应期间,科室人员主动加班值守,近5年,解决台站突发事故多起。特别在2020年超强汛期期间,多人参加党员突击队,为环巢湖大堤防汛救灾一线提供强有力的精细化气象服务。
——勇于创新,走在全国气象行业前列。积极进取,实现气象光学检测技术在全国领先或有较大突破。率先建成可自动循环控制的气象光学视程检测实验室,解决能见度仪无配套检测装置难题。起草行标QX/T536-2020《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测试方法》,填补能见度检测方法缺失空白。承担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降水现象仪实验室检测技术研究》,组建人工降雨、降雪、冰雹模拟观测环境,为全国气象部门首家降水现象模拟检测实验室。
参与安徽省重大科学仪器研制项目《“云能天”空间立体气象观测仪器开发与应用》子课题;联合中科院安徽光机所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试点专项“多目标温室气体测量技术”;参与安徽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创新示范项目《全固态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系统开发与示范》项目。科室人员注重科研成果凝练,获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13项,软件著作权3项。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其中SCI论文1篇,核心期刊近10篇。
——加强沟通,提升科室凝聚力。近几年,计量工作量增加两倍以上,他们克服人手不足、计量任务重等困难。互帮互助,相互理解,当有人员出差时,其他人员主动顶上,和谐互助的氛围极大提高工作积极性,增强科室凝聚力。科室人员以拼搏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永驻全省气象计量防线。
用奋斗成就人生,实干铸就辉煌。作为新时代的劳动者,作为气象事业的追梦人,使命重在担当,他们不忘初心使命,乐于奉献在气象计量防线。用实际行动,吹响工人先锋号,唱响劳动光荣主旋律。(薛军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