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淮南市谢家集区工会指导美团外卖谢家集站签订集体合同,把网约送餐员高温补贴、工作时间写进集体合同,打造新业态集体合同新样板。近期,谢家集区工会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细谋深思,奏响集体协商“四部曲”,谱写集体协商工作新篇章。
提高协商精度,谱好“前奏曲”。区集体协商指导员坚持“大视野、小切口”,紧扣集体协商总体要求,以实施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安徽省集体合同条例》为契机,找准切入点,多次深入非公企业尤其是新业态平台,了解职工所思所想所盼,广泛收集意见建议,确保协商议题有针对性。2024 年,集中调研28次,收集协商议题32个。
增强协商深度,谱好“主题曲”。针对产业工人,淮南市率先在谢家集经开区企业开展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因企制宜制定施策方案。区工会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增设创新创造类成果奖励、技术技能类津贴补贴、荣誉类专项奖励、学历提升类奖励等 4 类薪酬提升通道,引导职工技能和创新要素参与企业收入分配。针对新业态劳动者,区工会重点就计件单价、抽成比例、报酬支付办法、劳动量与劳动强度、工作时间、劳动保护和订单分配、奖惩制度、补充保险等涉及劳动者权益事项开展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截至目前,谢家集区共 37 家企业签订能级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惠及职工 1042 人。
加强协商育才,谱好“协奏曲”。区工会定期举办全区工会干部集体协商业务培训班,提高他们的协商技能。乡镇、街道、经开区工会干部学以致用,发挥“传帮带”作用,对非公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工会干部进行集体协商业务知识培训,并组织现场观摩,学习先进经验。截至目前,全区各级工会已经举办培训班 8 期。确保协商成效,谱好“示范曲”。为扎实发挥“一函两书”民主管理监督机制作用,区工会在全区非公企业发放提示函 420 份,覆盖职工 2347 人。同时,区工会打造区域集体协商示范点 2 个、行业集体协商示范点 1 个、非公企业集体协商示范点 5 个、新业态企业示范点 1 个;开展集体协商“回头看”,通过职代会、厂务公开、质效评估等形式,加强监督,督促落实,确保集体合同履行到位、协商效果落实到位。
今年以来,谢家集区共签订集体合同、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劳动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安全专项集体合同、卫生专项集体合同各 330 份,协商成果惠及 5373 名职工。
(程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