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7-18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我省确保夏粮收购颗粒归仓

    摘要:本报讯7月17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夏粮收购是全年粮食收购的“第一战”,关乎国家粮仓和农民钱袋,是端稳“中国饭碗”的关键一环,对于保持全年粮食购销良好态势具有重要意义。截至7月16日,全省

  • 水乡田园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摘要:7月15日,马鞍山市当涂县大陇镇麻村村,错落有致的民居与连片水田、蜿蜒河渠、整洁村道相映成趣,展现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生态图景。近年来,马鞍山当涂县以乡村振兴为引领,依托生态优势,统筹推进基础设施提升

  • 一颗青梅从零食“溜”向乡村振兴

    摘要:“没事就吃溜溜梅”——12年前这句魔性广告语让溜溜梅从区域品牌一跃成为国民零食。如今,在安徽芜湖的青山绿水间,这颗承载着7000年历史的青梅正悄然“溜”向全球消费者,更“溜”出了乡村振兴的致富密码。日

  • 这一课,叫“勿忘”

    摘要:7月16日清晨,300名来自我省各地的工会夏令营青少年整装出发,在工会干部和志愿者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天的红色之旅。他们的目的地是三个承载着特殊历史记忆的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卢沟桥和长辛店二七

  • 我省下达2025年第二批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计划

    摘要:本报讯7月16日,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近日,省发展改革委下达2025年第二批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计划。本次下达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67116万元,主要用于推进美丽移民村建设、移民产业发展和

  • 把清凉送到生产一线让关爱直达职工心间

    摘要:本报讯炎炎夏日送清凉,工会关怀沁人心。7月15日至17日,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徐发成率有关部门赴阜阳市开展工会“送清凉”活动并调研工会工作。阜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周拥军陪同慰问调研。

  • 税收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银发经济快速发展

    摘要:新华社北京7月16日电国家税务总局16日最新发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银发经济快速发展,相关行业收入增长较快。在供给端,养老服务不断丰富,银发产品加速迭代。上半年,全国老年人残疾人养护服务

放大 缩小 默认

切实做到“有仓收粮、有钱收粮、有人收粮、有车运粮”

我省确保夏粮收购颗粒归仓

   期次:第8623期   

本报讯 7 月 17 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夏粮收购是全年粮食收购的“第一战”,关乎国家粮仓和农民钱袋,是端稳“中国饭碗”的关键一环,对于保持全年粮食购销良好态势具有重要意义。截至7月16日,全省入统企业收购小麦531万吨,其中,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246万吨。市场化收购占总收购量的80%,市场化收购主渠道作用明显。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在2024年度国家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中,我省继续位居优秀等次并实现位次前移。为做好夏粮收购工作,我省成立全省夏收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制定收购应对预案和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措施,加强部门协调和上下联动,形成夏粮收购工作合力。夏粮收购前,全省准备夏粮收购空仓容1820万吨,资金 305 亿元,参与夏粮收购企业 1589 家,参与收购人员 9679人,收购设备10664台套,切实做到“有仓收粮、有钱收粮、有人收粮、有车运粮”。

我省坚持市场主导,积极引导在皖央企、省属企业以及粮食收储、加工、贸易骨干企业主动入市,畅通“田间地头”到粮食经纪人、烘干房、收储企业的收购“链接环”,搭建农企洽谈、协会牵线、订单收购等购销对接平台,多渠道收购农户粮食。用足用好粮食产销区横向利益补偿、粮食流通提质增效等政策,发挥中央财政资金对粮食流通的“撬动”作用。加强粮食产销合作,与辽宁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东北区域总部签订合作备忘录;在第二十一届粮食产销协作福建洽谈会举办“皖美粮油”福州推介会,签订意向合同13项,粮食购销数量近2万吨。截至7月16日,全省入统企业收购小麦531万吨,其中,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246万吨。

据了解,为加强中央、地方政府储备小麦收购协调联动,新季小麦上市以来,陆续协调安排 51 个中央和省市县四级政府储备库点,按不低于国家最低收购价收购61.4万吨三等及以上小麦,提振信心、引导预期,截至 7 月 16 日,省市县收购政府储备小麦28.9万吨,完成收购任务的72%。

6月21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批准在安徽符合条件的地区启动最低收购价收购,在淮北、亳州等 12 个市,先后安排四批共启用 76 个库点、286 万吨仓容,三等小麦收购价1.19 元/斤,等级价差 0.02 元/斤。截至 7 月 16 日,最低收购价收购粮食81.5万吨。随着最低收购价导向作用发挥,小麦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多元主体积极入市,收购进程明显加快。

我省大力推行预约收购、上门收购、订单收购等便民收购措施,让售粮农民少跑腿、快售粮,拓宽种粮农民直接售粮渠道。优化提高现场、咨询、预约、信息、产后等“五项服务”,让农民卖“舒心粮”。提升现场服务水平,做到价格上墙、标准上榜、样品上台,做好咨询讲解、接卸引导、账款清算等工作。发挥粮食产后服务体系作用,积极提供代清理、代烘干、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等“五代”服务,加强农民储粮技术指导,帮助农民减损增收。

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安徽局、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农业发展银行安徽省分行建立粮食收购监督检查机制,聚焦企业收购备案、收购政策执行、入库质量安全检验、计量器具检定、售粮款支付等重点环节,开展跨部门联合执法检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在收储库点设置政策咨询投诉建议二维码,做到“码”上反映、马上办理。及时受理核查群众反映的涉粮问题线索,严厉打击拖欠售粮款、压级压价等涉粮违法违规行为,维护粮食收购市场良好秩序。持续推进地方立法进程,《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办法》已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其制定实施将为粮食收购、储备等提供法治护航。(本报记者)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