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7-18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江苏苏州工会职工美育项目“一课难求”

    摘要:“终于抢到了,弥补了上一期没抢到课程的遗憾。”近日,江苏省苏州市总工会联合苏州博物馆推出的“在苏博遇见艺术”美育项目第二期课程火热开班,第一期没有报上名的顾添逸终于如愿,加入了洒金折扇课程,“课程设置

  • 一次“三得利”的集体协商

    摘要:“本次协商不仅提升了资深员工带徒传艺的积极性,也为新员工搭建了学技能、提素质的平台,更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实现了企业和新老员工‘三得利’。”近日,江苏方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朱

  • 读懂你所需温暖你所期

    摘要:凌晨2点的西湖商圈,街角的工会驿站透出暖黄色的灯光。外卖小哥陈师傅换好电瓶,捧着一杯驿站专供的爱心养生茶,卸下疲惫享受着片刻的宁静。在浙江杭州,这样的温暖场景每天都在上演。杭州市职工服务中心以“破题者

  • 上海市总联合中通快递为一线员工提供免费体检

    摘要:持续高温天气来袭,日前,上海市总工会联合中通快递工会委员会、中通快递上海管理中心为奋斗在一线的快递员、操作员、驾驶员近300名员工提供免费体检服务,把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关怀举措落到实处。此次免费体检

  • 浙江温州首家爱“新”超市正式营业

    摘要:周周有爱“新”5折专享商品活动、工会会员购物全场享9折优惠、每100元收入用于爱“新”投入1元……温州市首家阳光工享家·职工爱“新”超市近日正式营业。这是浙江省温州市总工会深化“1+X+N”暖“新”服

  • 派费直达快递员杜绝层层截留

    摘要:继上周“京东秒送”(上海)平台算法和劳动规则协商恳谈会后,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的又一场恳谈会,7月16日在青浦区的极兔速递总部举行。本次会议围绕“极兔速递”快递企业平台算法和劳动规则,遵循“平等协

放大 缩小 默认

浙江省杭州市职工服务中心立起服务“新标杆”——

读懂你所需温暖你所期

   期次:第8623期   

凌晨 2 点的西湖商圈,街角的工会驿站透出暖黄色的灯光。外卖小哥陈师傅换好电瓶,捧着一杯驿站专供的爱心养生茶,卸下疲惫享受着片刻的宁静。

在浙江杭州,这样的温暖场景每天都在上演。杭州市职工服务中心以“破题者”姿态,将传统服务痛点转化为改革支点,通过资源整合、数字赋能与精准下沉,让“职工娘家”的温度,真正抵达每一个需要的角落。

急难愁盼“一站办”

“原以为讨工资要跑断腿,没想到来工会一趟,就能帮我解决!”在杭州市职工服务中心工会法律援助站,建筑工人小王正与志愿律师沟通。这一幕,是工会服务从“分散化”到“一体化”的生动注脚。

杭州市职工服务中心将权益维护、困难帮扶、就业援助等六大类、21 项服务深度整合,打造了一个功能齐全的“一站式”服务港湾。这里汇聚了多方力量:10家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常态化协作,300多位志愿律师和80名心理咨询师随时提供支持。

大厅里,工会驿站、相亲交友、心理咨询等服务阵地一应俱全。青年职工小张至今记得,在“会·友缘”活动上遇见爱人时的心动:“以前就觉得工会管工作的事,哪知道连终身大事也能帮上忙!”像这样为青年职工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服务,每年吸引着超过 20 万年轻人参与;而专业的心理关爱,年均抚慰了 4 万 余 名 职 工 的 心 绪 。 就 在 不 久 前 ,工 会“88995151”心理关爱热线收到一通感谢来电:“孩子考了612分!感谢工会帮助我和孩子一起渡过高考时期的心理难关!”事实上,这样的暖心案例数不胜数。

流程再造“加速跑”

“叮咚!”一条来自杭州市职工服务中心的短信,让今年生病住院的小李惊喜不已——系统自动提醒他符合医疗互助补助条件,只需简单操作就能申请。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职工的获得感在指尖流转。

这得益于社保、医保等部门的2.5万条数据在后台联通,系统能主动发现并提醒像小李这样符合条件的职工。不仅流程简化了,审核周期更是从原来的15个工作日大幅缩减,效率提升了80%。

线上,“杭工e家”App热闹非凡:2024年仅普惠活动就推出了 51 场,发放的奖品价值超过 346 万元,吸引了 519 万人次热情参与;线下,实体窗口精简了55%,取而代之的是高效的综合服务窗口,真正实现了“一窗受理”。数据显示,95%的事项动动手指就能全程网办,2024 年线上办件量高达 15.18 万件,占到了全年总量的98%以上。

就连复杂的劳动争议,也在这里形成了“咨询—调解—仲裁—诉讼”的完整服务链,维权周期缩短了20%,成功率稳稳保持在95%以上。

精准下沉“拓服务”

西湖商圈的工会驿站里,微波炉转着热饭,换电柜前不时有骑手驻足。这个 1200 平方米的“24 小时港湾”,日均接待 450 名户外劳动者。“不管多晚,这里总有口热水,有个能踏实歇脚的地儿,像‘加油站’一样。”陈师傅的话道出了许多户外劳动者的心声。

服务的触角,正从大厅向街头巷尾延伸。“工会服务直通车”穿梭于社区、园区,党员干部带着政策和工具,已风雨无阻地开展了158次志愿服务,将温暖送到近 2 万人次职工身边。一位街道干部感慨:“我们辖区企业工会干部新人多,‘直通车’一来,真是省心不少!”

从“坐等上门”到“主动敲门”,这一步跨越,换来了职工们的用心投票——线下服务满意度100%;42面锦旗和数封感谢信,还有线上26万余条真情流露的互动评论,都在诉说着“服务零距离”带来的那份“心贴心”的暖意。(浙江工人日报 吴晓静 陈瑶瑶)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