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月30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医保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改革、强化监管、优化服务,圆满完成了各项医保改革发展任务。
全民医保,守护的是健康,温暖的是民心。“十四五”期间,我省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 95%以上,一张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的医疗保障网越织越密。我省推进基本医保省级统筹,落实待遇清单制度,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推动医保待遇更加公平适度;建立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有效保障参保职工普通门诊就医报销需求;动态增加医保门诊慢性病和特殊病保障病种,目前门诊慢特病病种达 83 种,戈谢病、视神经脊髓炎等不少罕见病纳入保障范围;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指导安庆市深化长护险试点;助力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导推出全省统一的“安徽惠民保”;及时执行国家新版医保药品目录,医保目录内药品总数增至3159种。
全省医保系统不断擦亮“改革”底色,强化三医协同发展治理,共同破解改革难题。我省坚持招采合一、量价挂钩,打造医药集中带量采购“安徽模式”,推进集采药品进基层医疗机构、进民营医疗机构、进零售药店,累计有 28 批次药品、32 批次耗材、3 批试剂集采中选结果在我省落地执行,以落地首年计算可节约采购资金 183 亿元。我省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2022 年,我省即提前一年完成国家要求的 DRG/DIP 付费对统筹地区、医疗机构、病种分组、医保基金“四个全覆盖”目标,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能;深入推进医药价格综合治理,优化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先后降低性激素、PET-CT等检验检查类项目价格,对接落地国家医保局医疗服务项目立项指南,让医疗服务项目更规范、收费更明白。
管好用好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是义不容辞的责任。2021年12月31日,我省颁布实施《安徽省医疗保障基金监督管理办法》,先后出台行刑衔接、举报奖励、医保支付资格管理等16项配套制度,构建起常态监管、联合监管、协同监管、自主监管、智能监管“五大体系”。全省医保系统重拳打击各类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问题,5 年间共检查定点医药机构 15.8 万家次,挽回医保基金损失 38.2 亿元。同时,我省强化智慧赋能,完成智能监控系统部署应用,实施基金使用的事前提醒、事中审核和事后监管,持续构建医保基金监管高压态势。
医疗保障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下一步,我省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和关于医疗保障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推进各项任务落实落细,为“十五五”医保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本报记者 夏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