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11-11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无为市总探索“三位一体”培训法

    摘要:“虽然这次活动只有短短两天,培训、微疗养、党性教育三者兼顾,收获远超预期!”11月5日无为市水投公司职工刘军的一席话,道出了众多参与者的共同心声。这背后,是无为市总工会打破陈规、锐意创新的成果——他们

  • 筑梦“新汽车”竞技迎未来

    摘要:本报讯11月7日至9日,2025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第三届智能网联汽车应用技术赛项全国总决赛在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高校、中职院校及企业的580名选手齐聚一堂,共

  • 这场技能比武“电量满格”

    摘要:计时器滴答作响,导线精准穿梭……近日,一场紧张激烈的技能较量在皖能集团新能公司褒禅山电站上演。以“兴皖赋能四十载接续奋斗新征程”为主题,2025年皖能集团新能源运维技能竞赛在此拉开大幕。来自新能公司、

  • 天长市总工会:女工港湾暖心相伴

    摘要:本报讯“通过阅读,我找到了释放工作与带娃双重压力的窗口,不仅收获了好心情,还能与志同道合的妈妈们分享育儿经验。”近日,在天长市广陵街道综合文化站,一场别开生面的职工阅读分享会温馨启幕,活动现场,面对育

  • 芜湖海螺园区:三大领域技能比武

    摘要:本报讯日前,由芜湖市繁昌区总工会与芜湖海螺水泥有限公司主办的“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主题技术大比武,在芜湖海螺园区成功举办。这场覆盖机械、电气、厨艺三大领域的技能盛宴,充分激发广大职工爱岗敬业的工作热

  • 晒晒我的培训笔记!

    摘要:“AI能当工会工作助手吗?”“职工互助保障原来可以这么贴心!”“这份经费使用清单太实用了!”……2025年11月初冬,安徽省总工会干部学校内暖意融融,一场别开生面的“知识热潮”正在六安市金安区机关事业

放大 缩小 默认

晒晒我的培训笔记!

——六安市金安区工会干部带着“行动方案”满载而归

   期次:第8701期   

“AI 能当工会工作助手吗?”“职工互助保障原来可以这么贴心!”“这份经 费 使 用 清 单 太 实 用了!”……2025 年 11 月初冬,安徽省总工会干部学校内暖意融融,一场别开生面的“知识热潮”正在六安市金安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会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上演。没有枯燥说教,不见照本宣科,取而代之的是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思维导图、手机里存满的课件截图、茶余饭后热烈的“知识点复盘”——这场为期 4 天的培训,让工会工作的新理念、新方法在参训工会干部心中生根发芽。

“新兵”集结,精准赋能破解本领恐慌

本次培训精准聚焦“新任、未训、拟任”三类关键人群,来自全区各乡镇(街道)、园区及区直系统的工会“新兵”齐聚一堂。他们中有的刚接过工会主席的“接力棒”,有的即将走上工会领导岗位,面对纷繁复杂的职工事务,不少人坦言:“想干好,但怕踩线;有热情,却缺方法。”

正是瞄准这一现实痛点,金安区总工会精心谋划,将此次培训定位为一场“靶向充电”,力求让每一位学员带着问题来、捧着方案走。培训内容涵盖工会法解读、基层工会经费管理、职工权益保障、智慧工会建设等核心课程,既有理论高度,又贴近基层实际。

课程“出圈”,干货刷屏朋友圈

翻开学员们的培训笔记,不再是千篇一律的会议记录,而是五彩斑斓的知识图谱:有人用红笔圈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的关键条款,旁边标注着本单位可能存在的风险点;有人将《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实施办法》拆解成一张张“开支清单+审批流程图”;更有人在《AI 赋能工会数智化建设》课程旁画了个大大的惊叹号,写下:“智慧慰问、智能排班、数据画像——原来工会也能玩转‘高科技’!”

“没想到政策课也能这么‘上头’!”一位乡镇工会干部笑着说,“老师讲的不是条文,而是场景。比如职工生病怎么帮?不是简单送点钱,而是从互助保障申请、大病帮扶衔接、心理疏导介入,形成一套闭环服务链,这才是真正的‘娘家人’思维。”

金安区文旅局工会陈主任的笔记本上,贴满了彩色便签。他在《职工互助保障》课程旁记录道:“我们局同事小李今年初患重病,通过‘皖工惠’平台申请职工互助金,两周内到账2.5万元。”他当即决定,回单位后就组织一场“互助保障政策”宣讲。他感慨:“以前觉得互助保障是‘事后补救’,现在才明白,主动宣传、前置服务,才是真正的预防性保障。这堂课,让我从‘办事员’变成了‘规划者’。”

来自中市街道的工会委员小胡,则在“智慧工会”案例分享环节收获满满。他掏出手机,给同桌看东营市“燕小匠生活驿站”的案例:“你看,他们商圈联合工会建了共享职工之家,提供午休、充电、托管服务,我们街道万达商圈内的小微企业多,是不是也能搞个‘工惠小站’?”他当场就在笔记本上画起了设计草图。课后他兴奋地说:“以前总觉得数字化是‘高大上’,跟我们基层工会离得远。今天老师讲的‘小切口、低成本、高黏性’智慧工会建设思路,让我豁然开朗。我们完全可以用一个微信群+一个小程序,先从‘活动报名’‘福利申领’做起,让数字工具真正为基层减负。”

从“输入”到“输出”,学习成果悄然转化

“我打算回去就建个‘职工心声信箱’线上版”“我们系统可以联合搞个跨单位技能比武”“AI 课程启发了我,要不要试试用数据分析职工参与活动的偏好?”……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迸发,许多人在笔记本的最后一页,郑重写下“行动计划”。

翁墩乡的工会主席老郑分享了他的“灵感迸发”时刻。他被河池市“匠心章”争章活动深深触动:“他们让少先队员走访劳模、体验非遗,最后争得一枚‘匠心章’,多有仪式感!我们乡是文化之乡,有省级非遗传人、金安工匠、剪纸大师徐圣年,能不能联合中小学,搞个‘非遗传人进校园’剪纸劳动课,让孩子们跟着工匠动手学剪纸,最后颁发‘非遗匠心’实践证书?”他的提议立刻引来多位教育系统学员的积极响应,现场就组建了“劳动教育联动”微信群。他坦言:“这次培训最打动我的,是看到了工会工作可以如此‘有温度、有创意、有影响力’。我不再觉得工会就是发发福利、组织文体活动,它完全可以成为连接职工、家庭、社区的重要纽带。”

更让人惊喜的是,不少学员在班级群里自发“晒笔记”“发课件”“建共享文档”,把个人学习成果变成集体智慧资产。“以前是‘要我学’,现在是‘我要晒’‘我要传’,课间追着授课老师问询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寻求解决办法。”省总干校一位资深讲师感慨道。

培训结束了,但思想仍在激荡,金安区的工会干部们正带着满满“能量包”重返岗位。结业当天,望城街道的工会主任老吴已经规划好了“第一把火”。他准备整合街道辖区内资源,依托各个社区工会就近打造“职工夜校”品牌。

晒出的不只是笔记,更是对工会工作的热爱与思考;被“种草”的不只是技巧,更是服务职工的温度与担当。当每一位工会干部都成为工会新理念的“代言人”和“传播者”,金安区的工会事业,也必将在这场静水深流的变革中,焕发更加蓬勃的生机。(蒯文俊)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