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红霞,自2008年起任无为县三公山特种养殖场专职技术员。工作期间,她申请了13项发明专利。其中,“七彩山鸡笼养技术”和“特种优质肉猪生产关键技术”被列入芜湖市科技惠民计划推广示范项目。她本人也先后获得安徽省“全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芜湖市劳动模范、芜湖市“三八”红旗手、无为县“巾帼双创典型”“无为好人”等荣誉称号。
回乡就业发展生态养殖
1981年8月,季红霞出生于无为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小时候,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让季红霞更向往城市斑斓多彩的生活。通过努力,2002年7月,她跳出“农门”,进入杭州一家外资企业工作。虽然在杭州待遇优厚,但是贫困的家乡时不时萦绕在季红霞的脑海里,她想为家乡做点事。
一次偶然的工作机会让她得知生态养殖的畜禽是紧俏货,而她的家乡无为县昆山镇地处三公山腹地。三公山是芜湖市最高峰,盛产竹木,植被茂盛,有天然“氧吧”之称,最适合发展生态养殖。于是,她渐渐有了一个念头,回家乡发展养殖业。为此,她先后前往杭州、宁波、苏州、上海、福建等地考察学习。2008年初,怀揣梦想的她辞去了杭州外企的优越工作,返回家乡,加入三公山特种养殖场,担任专职技术员,饲养七彩山鸡、本地圩猪。
从担任技术员开始,季红霞就特别重视养殖技术,聘请安徽农业大学知名教授作为养殖场的常年技术顾问,为养殖场的疫病防控和新技术、新工艺的使用提供技术支持;在教授和畜牧局专家的帮助下,制定了完善的生产管理制度、养殖操作规程。在她的努力下,三公山特种养殖场先后被评为县级“标准化示范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另外,她充分利用昆山镇山场植被茂盛、水质条件好、无工矿企业等有利生态环境,采用“猪→沼→草”绿色低碳生态循环模式进行生态养殖。
季红霞还积极进行研究与创新,申请发明专利13项,其中“七彩山鸡笼养技术”以及“特种优质肉猪生产关键技术”被列入芜湖市科技惠民计划推广示范项目。因其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绩,2016年,中国科协携手安徽省畜牧兽医学会为养殖场设立专家工作站并授牌。
不忘初心带领农户脱贫
2013年,季红霞建议把养殖场改为无为县三官山养殖专业合作社,推行“养殖场+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发展特种养殖,为农户养殖提供全程免费的技术指导与服务,实行“五统一”:即统一提供种苗、统一购买饲料、统一疫病防控、统一饲养标准、统一回收产品。合作社共发展会员102户,实现户均增收3万元。“前些年我妻子身体不好,我也无法外出打工,成了贫困户。后来成了养殖厂的长期工,每年收入有三万多元,帮我解决了家里的困难,也顺利脱了贫。”农户马四发说起季红霞这些年来的帮助感触良多,评价她是“为人忠厚老实,做事实在靠谱”。
为了帮助更多乡亲脱贫,2018年,在季红霞的提议下,该合作社建立了产业扶贫示范基地,通过务工方式直接带动22户贫困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实现稳定脱贫。合作社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帮助100余户贫困户销售土鸡、土鸡蛋、笋干、葛粉等农产品,解决了贫困户农产品销售的后顾之忧。同时,在季红霞的带领下,合作社在工商局注册了“三官山”商标,坚持走品牌化的道路,努力把“三官山”打造成畜禽养殖和加工行业的知名品牌。
说起未来,季红霞还有很多规划:“我正在研究中草药在土鸡养殖中的应用,还准备把合作社改成会员制,发展订单农业。未来几年内,我们农场将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计划带动更多的困难群众从事土鸡养殖,希望能尽自己一份力让乡亲们越来越好!”
(本报见习记者 何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