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 月 10 日上午,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日,我省正式印发实施《安徽省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若干举措》(以下简称《若干举措》),通过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综合保障,进一步减轻困难群众和大病患者医疗费用负担,防范因病致贫返贫。
在救助对象分类方面,《若干举措》明确将救助对象统一为特困人员、低保对象、低保边缘家庭成员、返贫致贫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因病致贫重病患者6类。《若干举措》细化因病致贫重病患者认定条件,将《安徽省低收入人口认定及救助暂行办法》规定的支出型困难家庭中,因病导致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出现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上年度户籍所在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且家庭人均年收入在扣减认定的因病刚性支出后低于户籍所在地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同时家庭财产状况符合户籍所在地相关规定的人员,纳入因病致贫重病患者管理。
在救助范围界定方面,《若干举措》明确医疗救助范围是:救助对象在参保地定点医疗机构或按规定转诊(急诊、抢救除外)异地就医发生的住院费用及慢性病、特殊病门诊费用。未按规定转诊的异地就医费用原则上不纳入救助范围。由医疗救助基金支付的药品、医用耗材、诊疗项目,与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支付范围有效衔接。
在三种保障政策细化方面,《若干举措》不仅对救助对象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个人缴费部分实行分类资助,对特困人员给予全额资助,对低保对象给予 80%-90%定额资助,对返贫致贫人口给予70%-80%定额资助,对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给予 50%定额资助;还发挥医保主体保障功能,明确救助对象统一享受公平普惠的基本医保待遇,大病保险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给予倾斜支付;同时,夯实医疗救助托底保障,对救助对象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等支付后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实施分类救助和倾斜救助,拓宽社会综合救助渠道,发展壮大慈善救助、医疗互助和商业健康保险等。
在医疗救助待遇方面,《若干举措》明确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取消救助起付标准,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因病致贫重病患者起付标准分别按不低于3000元、10000元确定。特困人员救助比例不低于 80%,低保对象救助比例不低于75%;在起付标准以上,低保边缘家庭成员救助比例不低于60%,因病致贫重病患者救助比例不低于50%;年度救助限额最高5万元左右。经三重制度报销后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的,再给予倾斜救助。
此外,《若干举措》规定特困人员、低保对象、低保边缘家庭成员、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直接获得救助,因病致贫重病患者依申请获得救助。动态新增加的参保救助对象也可依申请追溯救助。推进医疗救助业务的“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加强医疗服务管理,严格救助基金监管。(本报记者 胡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