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报 讯 蚌 埠 市 日 前 出台《创业蚌埠行动方案》,推出22 条“含金又含情”的重点举措,力争到 2025 年底,在全市形成创业环境一流、创业主体活跃、创业成果迸发、创业氛围浓厚的新格局,让创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据介绍,围绕聚焦创业重点领域、培育引进创业主体、搭建完善创业平台、提升创业能力、强化金融支持、优化创业服务等重点,《创业蚌埠行动方案》共设定 8 项目标,分别为:每年新增市场主体 5 万户以上,其中新增企业 1.5 万户以上;每年培育市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 50 家左右,其中争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3 家左右;每年支持高校毕业生、返乡人员、退役军人等创业者 6000 名以上;每年支持科研人员等创业者 600 名以上。支持高层次创业团队 60 个左右,其中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 2 个以上;每年培育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孵化载体 5 个以上,积极争创国家级创新创业孵化载体;每年开展创业培训 6000 人以上,其中线下创业培训 4000 人以上;每年新增普惠小微企业贷款 50亿元以上,新增天使投资6亿元以上,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2 亿元以上;到 2025 年,力争达到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标准。
为实现上述目标,《创业蚌埠行动方案》提出 6大类、22 项举措。在支持重点方面,提出聚焦高科技、产业链短板领域,突出“四新”经济领域,同时广泛开展大众创业。在培育引进创业主体方面,针对高层次创业团队、科研人员创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返乡人员创业等不同类型,推出了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招引和扶持政策。在搭建和完善创业平台方面,将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健全“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多层级、多类型、多主体创业孵化链条,强化平台场地、设备、创业导师、人力资源、资金、政策等集成服务功能,发挥平台“扶上马、送一程”作用,努力满足各类创业者多样化、全周期的创业需求。在提升创业能力方面,蚌埠市将打造特训营、导师团、大赛路演、创业研究院、创新创业学院等多位一体的培训、培育和服务体系,创新培训方式,提升创业实效。在强化金融支持方面,《创业蚌埠行动方案》提出发挥资本“催化剂”“粘合剂”作用,通过基金投资、贷款支持等催生创新创业。在优化创业服务方面,积极鼓励创业,培育创业文化,优化创业生态,构建覆盖创业发展全过程的服务体系,塑造创业蚌埠品牌,提升创业蚌埠感召力和创业环境竞争力。
据介绍,《创业蚌埠行动方案》还明确了落实主要目标、重点举措的责任单位和配合单位,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保障财政投入、营造浓厚氛围、跟踪督导激励的工作保障措施。
(张闽生 李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