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02-13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精心赶制新订单

    摘要:近日,在六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各企业陆续开工后加紧生产,员工铆足干劲赶制新一年的订单,奋力冲刺兔年“开门红”。田凯平/摄

  • “焊武帝”班组探访记

    摘要:一边,自动化生产线上机器轰鸣;另一边,组对焊接区焊花飞溅……春寒袭人,笔者走进安徽华塑股份有限公司电石分公司检修车间电极壳制造厂房,这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一个由平均年龄30岁的9名青年组成的

  • 出口创汇生产忙

    摘要:兔年伊始,金隆铜业公司电解系统火力全开,职工夜以继日生产出口电解铜。春节前接到1万余吨电解铜出口订单后,该公司在抢时间加速度生产的同时,加强工艺控制和操作过程管理。目前,第一批数千吨电解铜已完成发货。

  • 复工按下“快进键”公交工地施工忙

    摘要:农历正月十五一过,位于合肥市北二环与淮北路交口的合肥公交集团庐阳停保场工地、合肥市城建医院工地,机器轰鸣,挖掘机、翻斗车忙个不停,工人们不停穿梭奔忙……沉寂半个月的建筑工地再次热闹起来了。自2月6日起

  • 铜化集团:创新实干“加速跑”

    摘要:近日,铜陵市举行重大项目突破年暨作风建设深化年动员大会,会上隆重表彰了一批企业,其中铜化集团获评铜陵市“重大贡献奖”“税收增长贡献奖”以及“工业五星企业”,其旗下安纳达钛业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铜陵纳源材

  • 怀宁县:复工复产不负春

    摘要:本报讯年味尚未散尽,安庆市怀宁经济开发区各类企业已陆续复工复产,开足马力,为实现全年总目标开好头、起好步。在安徽碳一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施工现场,工地上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挖掘机、起重机和各类运输车辆

  • 全力生产助春耕

    摘要:2月6日,肥东县合肥循环园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员工在自动化流水线上生产小麦杀菌剂等农药。眼下正值春耕备耕时节,为保障农资供应,该公司成立了党员突击队,带头坚守岗位,开足马力生产。方好/摄

  • 实干争春早奋进开新局

    摘要:

放大 缩小 默认

“焊武帝”班组探访记

   期次:第8017期   

一边,自动化生产线上机器轰鸣;另一边,组对焊接区焊花飞溅……春寒袭人,笔者走进安徽华塑股份有限公司电石分公司检修车间电极壳制造厂房,这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一个由平均年龄30岁的9名青年组成的班组,每天拼装近700个组件、加工20余个电极壳……这个被员工们笑称为“焊武帝”的电池壳制造班组,一年为公司节约250余万元。

班组“前生”

“电石生产工艺主要是由 3 个电极在电石炉内放电融化原料的过程。电极壳是用来保护电极的装置,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安全生产,是电石炉生产不可缺少的部分。”检修车间副主任陈登元介绍说,过去,电极壳由外委单位加工,费用高而且质量不稳定。这几年,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从2017 年底开始,电石分公司推行外委转自营,电极壳制造班组随后成立。

“班组最早有 15 人,2020 年 6 月上自动化下料生产线,减员6人。”班长马晓冬告诉笔者,自动化生产线满足了大部分生产用料,但小筋板及圆钢的制作、电极壳组对拼装仍需人力生产,工作量很大。

生产现场

上料、校对、卡紧,组员刘洋一气呵成;点焊、抹缝、加固,他的搭档刘毅手持焊枪左右开弓。一蹲一站,忽左忽右,两人配合默契,不到20分钟,16块大筋板与16块弧板在他们手中组对成一个电极壳。

刘洋告诉笔者,化工企业生产连贯性强,对电极壳质量要求高,电极壳组对就是通过模具把筋板、弧板组装焊接起来,人工焊接组装的目的是提升电极壳强度。

安全帽、护目罩、皮围裙、防尘口罩、棉布手套,全副武装也不影响刘洋与搭档的交流,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彼此会意。“全靠平时磨合出来的,流水线作业环环相扣,哪一环节出错都会影响任务落实。”刘洋说。

在刘洋的下一道工序,葛伟手持角磨机溜边、找茬、打磨,现场火花闪烁,流光溢彩。

“大伙都有电焊证,厂房里每个工序都能干。”完成二次加工、确认质量合格后,葛伟启动行车把电极壳吊运至成品区。“现在执行操检合一,班组还兼顾厂房设备的维护保养、物资领用等工作。”

员工心声

2022年开始,电石分公司电石日产量在2400吨以上。产量的提升,意味着电极壳使用量增大,“以前每月400个足够,现在月消耗520个左右,最高达到583个。”小伙子们不言辛苦,自我加压,为企业二次创业的新征程奉献“星火”力量。

“组员虽然年轻,但平时工作起来让人放心。”陈登元表示,这个班组的员工一直埋头苦干,默默奉献。

“一班下来,一个工作组至少要消耗两包焊条。电极壳组对的时候老是站着重复几个规定的动作,说不累那是瞎话。”刘洋笑着说。

“电焊工属于特殊工种,年轻人多学点业务,为个人成长作铺垫。”负责成品电极壳转运的胡浩坦言,只要有一技之长,到哪个岗位都不担心。

(陈春秋)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