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03-03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工会送岗暖“新”更暖心

    摘要:本报讯3月1日,马鞍山市“工会送岗位乐业在江淮”全市新业态企业专场招聘会在市工人文化宫院内举办。安徽顺丰速运有限公司、马鞍山长运物流港有限公司等35家新业态企业进场招聘。招聘会提供包含快递员、货车司机

  • 女职工委员会一届二次全体会议召开

    摘要:本报讯2月28日,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一届二次全体会议在肥召开。会议总结了一届一次会议以来的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女职工工作,研究部署2023年工作任务。会议要求,系统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要进一步统一

  • 职工帮扶基金为职工“雪中送炭”

    摘要:本报讯“感谢职工帮扶基金制度的落地,感谢214所党委、工会在职工困难时雪中送炭,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为我们送来关怀和温暖。”近日,中国兵器工业214研究所工会办公室陆续接到来自被帮扶救助的职工及亲属的

  • 劳模“传帮带”工匠助成才

    摘要:近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煤三建机电安装公司电焊工沈珠珠在车间里给职工传授焊接知识。据悉,淮北市总工会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面向广大职工开展由劳模工匠领衔的技术交流、技术攻关、技术培训等“传帮带”

  • 合肥:二百零二名农民工免费上大学

    摘要:本报讯2月26日,合肥市职工大学为2023级成人学历教育新生举行开学典礼。在这批学生中,有202名学生来自“农民工免费上大学”活动。从这一天起,他们的大学生涯正式开启。年龄在18周岁以上,具有高中或中

  • 创新思路突出特色打造亮点

    摘要:2022年以来,铜陵市总工会坚持“两心”工作法,着力抓好四项重点任务、持续深化两项工程、切实办好十件实事、大力开展“跟着劳模去创新”,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县级工会加强年”等重点工作上不断创新工作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思路突出特色打造亮点

——铜陵市总工会奋力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

   期次:第8031期   

2022 年以来,铜陵市总工会坚持“两心”工作法,着力抓好四项重点任务、持续深化两项工程、切实办好十件实事、大力开展“跟着劳模去创新”,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县级工会加强年”等重点工作上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打造铜陵特色亮点,各项工作呈现良好发展局面。

高举旗帜 做好职工思政引领

市总工会广泛开展职工群众性教育活动,以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广泛开展“中国梦·劳动美——喜迎二十大 建功新时代”主题系列活动14场,指导各级工会举办“强国复兴有我百姓故事汇”等群众性教育活动近500场,覆盖职工群众约5.6万人。

市总工会精心打造劳模“思政课”平台,培育选树以全国劳模、二十大代表苏保信为代表的扎根基层、创业成才的先进典型,组建英模理论宣讲团,将劳模宣讲与理论宣讲相结合,举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劳动创造幸福”等市级英模“五进”宣讲活动16场。市总工会优先保障劳模待遇落实到位,全国劳模享有工资总额8%的医疗补贴,省劳模享有工资总额6%的医疗补贴;机关事业单位的全国劳模和省劳模退休费标准分别提高 10%和 5%,进一步提升了劳模的获得感和荣誉感。

凝心聚力 助力职工建功立业

市总工会坚持多管齐下,成立铜陵市劳动和技能竞赛委员会,建立以政府主导的劳动和技能竞赛组织领导体系;健全竞赛机制,制定《铜陵市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管理办法(试行)》;竞赛提质扩面,全年组织开展市级一类竞赛项目22个,指导各级工会开展各类劳动和技能竞赛项目141个;完善奖励措施,全年共补助一类竞赛承办单位资金50万元,一类竞赛第一名授予“铜都劳动奖章”称号。

市总工会坚持创新引领,开展合理化建议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遴选191项职工合理化建议“金点子”参加省级评选;开展“跟着劳模去创新”活动,成立铜陵市首家电子行业“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新命名 9 家“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命名劳模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基地 7 家,全年创新工作室取得创新成果109个,产生经济效益5000余万元;组织开展首届全市职工技术创新竞赛活动,发放奖励 14.5 万元,产生经济效益2.7亿元。

市总工会坚持高位推动,全力推进“1+11+N”为主体的产业工人技能工资改革试点扩面,推动一个区(铜官区)、11 个上市公司、N 个规上企业建立与技能等级相匹配的薪酬分配改革,完成技能工资改革目标覆盖全市产业工人3万人以上,占比10%以上。

优化服务 保障职工各项权益

市总工会扎实做好职工维权工作,大力开展“春季要约”,各级工会发出要约1180 份、收回要约1180份,覆盖职工10.85万人;签订工资集体合同716份,覆盖职工9.16万人;切实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疫情期间开展关爱货车司机“三个一”行动,慰问货车司机460 人、发放防疫物资160 份、生活物资1720份、赠送意外伤害互助保障计划2500 份;持续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发放宣传资料2000 余份,免费提供法律咨询、调解、仲裁等服务100余次。

市总工会开展“工会送岗位·乐业在江淮”工会就业援助行动,累计举办线上招聘会 13 场、线下招聘会34场,实现稳定就业1827人,支出9.1万元为其购买意外伤害互助保障计划;开展“送清凉”活动,慰问高温一线职工1200多人,投入资金25万元;开展金秋助学,资助学子 87 人,发放助学金 32.3 万元;开展“送温暖”活动,“两节”期间慰问全市 80 家困难企业、2500 多户困难职工,慰问资金145.36万元;大力实施困难职工帮扶民生工程,2022 年,帮扶建档在册困难职工 709 人,使用帮扶资金 403.169 万元,完成目标任务 129%。另外,市总工会还举办家政技能培训班,完善职工疗休养服务,发行职工“公园年票”,开展免费送体检活动,创建女职工“阳光家园”等等。

夯实基础 提升工会工作水平

市总工会大力推进基层工会建会入会,2022年新组建工会数 232 个,新增会员数 18339 人,其中新增农民工会员数 11635 人;开展全市新业态劳动者建会入会攻坚行动,新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数 5200 人,建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市级和县级行业工会联合会3家、联合工会3家。

市总工会大力推进规范化建设,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县级工会加强年”活动。市总工会统一招考社会化工作者,每个县区总工会配备 1 到 2 名;设立300万基层工会建设专项资金,100万作为基层工会经费补助、200万作为基层工会项目建设资金;市工人文化宫实行资源共享,鼓励基层工会因地制宜建设“职工之家”,引导基层工会为会员购买集体健身服务;加强工作调度,每半月召集县区总工会召开一次工作调度会,市、县两级现场把脉问诊,共同出谋划策。

另外,市总工会不断推进职代会、厂务公开等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建设,成立全市厂务公务领导小组,目前全市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代会建制率达98%,100 人以上非公企业职代会建制率在 98%以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厂务公开建制率达 94%以上、100人以上非公企业厂务公开建制率达97%以上。

积极探索 建设工会服务阵地

市总工会坚持公益性服务性方向,成功探索市工人文化宫社会化市场化运营模式。目前,市工人文化宫建设有游泳馆、乒乓球馆、羽毛球馆、舞蹈排练室、合唱声乐排练室、健身室等 12 类场地,全面建成集文化、体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职工活动阵地。自2021年12月试运营以来,市工人文化宫各场馆累计接待职工15.34万人;举办黄梅戏、舞蹈、瑜伽等“五一学堂”公益培训班 150 场次,累计普惠职工 4000 余人次。市经开区针对产业工人集聚特点,因地制宜建设了“翠湖体育生态公园”,充分满足广大职工群众户外休闲活动的需求。

市总工会深化智慧工会建设,不断提升“网上+网下”工会服务水平,组织开展“网聚职工正能量建功献礼二十大”主题活动,收集整理上报各类项目作品60 余件;建立市级核心网评员和骨干网评员队伍,开通官方“铜陵工会抖音号”,拍摄发布抖音视频 17 个、网站发布工会工作信息 180 条、微信公众号推送原创信息90多条。(铜工 本报记者 何昊)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