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03-23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海棠依旧

    摘要:园子里的垂丝海棠开了,粉色的小花朵缀满枝丫,仿佛一群羞怯的女子,在春光含情脉脉的注视下,纷纷酡红了脸颊。文震亨在其《长物志》中这样描述它:“余以垂丝娇媚,真如妃子醉态……”或许是受园中垂丝海棠的召唤,

  • 抱瓮的启示

    摘要:《庄子·天地》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子贡有次经过汉阴,看见一位老者正抱着一个大瓮取水浇水,子贡问老者为什么不用机械工具来取水浇水,老者解释道:“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

  • 最恋那碗鲫鱼冻

    摘要:在琳琅满目的美食中,平凡的鱼冻可能难登大雅之堂。然而那天路过浙江宁波,却在朋友的招待晚宴上见到了这道平凡的“珍馐”。眼前的这盘鱼冻,形似琥珀、色如温玉、质感细腻、触感绵软,加之青花瓷盘的衬托和青葱香菜

  • 花香一隅

    摘要:我们附近这条街整修过好几次。每次整修,绿化带里的花草都会随之“更新”。最早栽植的是黄柏、冬青和茶花树,后来栽过月季、夹竹桃以及一些我不知道名字的花草,现在主要栽植的是月季、红叶石楠和樱花。每天走在街上

  • 春的讯息

    摘要:

  • 家乡的母亲河

    摘要:世界上有数不清的河流,但不是每一条河都称得上是一个国家或地方的“母亲河”,只有孕育了文明、繁衍了子民的河流,才能称之为“母亲河”。黄河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母亲河”,她孕育了5000年的华夏文明。皖西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棠依旧

   期次:第8045期   作者:□方华

园子里的垂丝海棠开了,粉色的小花朵缀满枝丫,仿佛一群羞怯的女子,在春光含情脉脉的注视下,纷纷酡红了脸颊。

文震亨在其《长物志》中这样描述它:“余以垂丝娇媚,真如妃子醉态……”

或许是受园中垂丝海棠的召唤,阳台上的一盆贴梗海棠也在照进窗户的一片阳光下急急绽放了,只是那殷红的花朵不似垂丝海棠的清丽玲珑,而是透着喜庆与雍容的富贵之相。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写海棠的诗句,最脍炙人口的当数苏轼的这首《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暗引唐玄宗赞杨贵妃“海棠睡未足耳”的典故。

北宋名僧释惠洪在《冷斋夜话》中记载道,唐明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曰:“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这便是“海棠春睡”典故的由来。故海棠有“花贵妃”之称。

文震亨是明代书画家文徵明的曾孙,其“妃子醉态”之描绘,应来源于此。

自从园中栽下几棵垂丝海棠,便年年应时开放,从不违约。每每从一片粉红下走过,脑中总想到“海棠依旧”这个词。

“海棠依旧”出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词借宿醉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述,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体现出作者对春光的留恋、对自然的热爱,也流露了内心的一丝伤感。其中“海棠依旧”一词就此被后人用来赞美女性的妩媚高雅、风采依旧。

花语随人意。同样的海棠,在李清照的眸中是怜惜伤怀,在唐明皇的眼里是妩媚娇艳。而苏东坡在写下那首“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时,正贬官黄州,但其诗中却没有丝毫颓唐萎靡之气,诗句中那些明快的意象,让我们真切感触到一代大家的豁达心态、潇洒情怀。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据苏轼自己记述,其到黄州不久,寓居定惠院,发现附近山上有海棠一株,极为繁茂。苏轼对其甚为喜爱,每年盛开之时,都要置酒于海棠树下赏花。苏轼所记,是写海棠还是在写自己?

陆游也有一首《海棠》,教人如何欣赏海棠花。诗曰:“月下看荼醾,烛下看海棠。此是看花法,不可轻传扬。荼醾暗处看,纷纷满架雪。海棠明处看,滴滴万点血。”读此诗后,几次试着在灯下看阳台上的贴梗海棠,有一种窥探其美的感觉。还是觉得在明媚的阳光下赏海棠最佳,春意如弦,花开如舞,热烈奔放,开朗胸怀。

阳台上的一盆兰草也正盛开,微风入窗,暗香浅送。可即便贴近海棠的花蕊,也嗅不到丝毫的芬芳。

海棠美艳却无香,这在许多人的眼里是一件憾事。比如张爱玲即在《红楼梦魇》中说:“平生有三恨,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未完。”

其实张爱玲的“三恨”源于古人的“五恨”。头两句是宋人彭渊材“五恨”中的两个,第三句是她加上了自己读红楼的感受。海棠无香,在我看来并非什么人生之憾,恰如张爱玲之文字,淡然中流出华美。

人生中哪有香色俱全的完美,就像钟爱海棠的苏轼、陆游、文震亨之类名士大家,也都有着时运的不济、情感的挫折、命运的多舛。即便是贵为至尊的唐明皇,也有着“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的无助。岁月中有一株海棠之美相遇相伴,即便是春风雨露一相逢,不也是胜却人间无数?

灯光下,阳台上的贴梗海棠已是收敛了绽放,她在等待着一缕晨光的到来,与园中的垂丝海棠遥相呼应,继续营造着一份春天的热烈,让我把春天和她飞逝的韶华记取。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