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热浪来袭,户外劳动者面临“烤”验。近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高温热浪公众健康防护指南》。高温下,如何做好户外作业健康防护,一起来学习。
1.补充水分及电解质。
在中等强度作业活动中,应每15至20分钟喝1杯水(200mL~300mL);应在口渴前喝水,以保持身体水分。及时摄入含盐和矿物质的餐食和饮品,补充身体流失的电解质。
2.保持凉爽。
宜穿着反光衣服和放置冰袋的冷却背心等;及时更换被汗水浸湿的衣物。
3.合理安排户外作业时间。
尽可能将高温暴露较多的工作安排到一天中较凉爽的时间;户外作业人员应定时休息,休息应在阴凉处或有降温设备的场所进行;可在高温时段采取轮班制度,尽可能增加作业人员休息时间与频率。
4.预防职业性中暑。
减轻劳动强度,放慢劳动速度,若出现中暑先兆症状时,应立即移至阴凉处休息,适量喝水降温;病情严重应即刻就医或呼叫救护车。
5.定期健康体检。
户外作业人员在上岗前和在岗期间宜定期进行常规职业健康检查和应急职业健康检查,严禁患有慢性肾病、未控制的高血压、未控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未控制的糖尿病、全身瘀痕面积≥20%、癫痫等人员从事高温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