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01-29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非遗文化亮相春运列车,徽州习俗温暖归乡道路

    摘要:本报讯1月25日7:16,G7709次列车从合肥南站缓缓开出,这是杭昌高铁黄昌段正式运营后迎来的第一个“春运”,来自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客运段文艺小分队,为旅客们带来一场以“非遗文化进车厢,

  • 我在他乡过大年

    摘要:“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是每逢年关都能听到的一句老话。但是因为工作或者别的特殊原因总有咱们安徽老乡选择他乡过年。在新春走基层活动中,笔者来到阴湾项目部,这是安徽省国资委企业中煤三建整体托管的第一个项目

  • 护航春运回家路

    摘要:图①:江淮地区持续低温,局部最低气温零下9℃。为全力做好防寒防冻,合肥电务段组织技术人力克服寒潮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大力度对淮南铁路线信号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信号设备正常运转,保障春运列车安全畅通无阻

  • 合肥市数字经济驶入快车道

    摘要:日前,合肥市2023年合肥市大数据产业园区出炉,合肥高新创业园大数据产业园、合肥自主创新产业基地、中国科大先研院大数据产业园等13家园区榜上有名。其中,中安创谷科技园、庐阳大数据产业园同时获评安徽省级

放大 缩小 默认

首次认定市级大数据产业园

合肥市数字经济驶入快车道

   期次:第8257期   

日前,合肥市2023年合肥市大数据产业园区出炉,合肥高新创业园大数据产业园、合肥自主创新产业基地、中国科大先研院大数据产业园等 13 家园区榜上有名。其中,中安创谷科技园、庐阳大数据产业园同时获评安徽省级大数据产业园区。

“这是合肥市首次进行大数据产业园区认定。”合肥市数据资源局规划标准处副处长谢雯表示,“我们依据《合肥市大数据产业园区认定办法》,从运营主体、集聚优势、发展规划、创新能力、产业生态、服务体系六个方面进行认定。”

聚拢数字企业打造产业集群

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充分激活数据要素价值,加快推动合肥市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近年来,合肥市通过积极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助力人才引培、持续宣传推介等多种方式,为大数据企业发展创造有利环境,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合肥。其中,连续5年在安徽大学、合肥学院、徽商职业学院等高校举办数字经济人才专场招聘会,累计服务企业300 余家,提供岗位 2000 余个,促进了数字经济人才精准输送。

位于庐阳大数据产业园的安徽鼎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因为合肥市产业政策的吸引而来。“园区给的免租政策很优惠,金融和税收的扶持也比较到位,我们于2021年10月入驻园区进行办公。”提起为何把公司搬进园区,安徽鼎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芮成利介绍道。目前,鼎立网络在楼宇自动化控制领域,已研发了排水、通风、环境三大类共计二三十种传感器监测设备,不少产品深受市场好评。

同样受到合肥产业政策吸引的,还有合肥加减乘除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在大数据和社交网络领域为企业智慧经营全面赋能的内容营销科技公司,于2023年9月入驻庐阳大数据产业园,公司业务辐射全国,长期稳定服务全国 2000+优质企业,覆盖美妆个护、3C 数码、食品饮料等多个行业。“在资金、人才、基础设施等方面,我们都得到了帮助。”该公司总经理安想成表示。

2017 年起,合肥市在全国率先开展市级大数据企业培育认定,逐渐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截至目前,合肥全市已拥有市级大数据企业2297家,省级大数据企业 887 家,其中上市企业 31 家,4 家企业入选2022年中国大数据独角兽企业榜单。涌现出以科大讯飞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企业、以羚羊平台为代表的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企业、以安徽征信为代表的普惠金融大数据企业、以华米科技为代表的医疗健康大数据企业、以维天运通为代表的网络货运大数据企业等一大批行业领先的大数据企业,有力地促进了数字产业发展。

推动“免审即享”,最高奖励50万元

作为首批获得省、市级双认定的大数据产业园区,合肥庐阳大数据产业园2023年入园企业实现营业收入约25亿元,实现税收约5000万元。

“自建园以来,园区加快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以‘大数据+产业’发展为主线,围绕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空间地理等领域培育壮大大数据企业,助力企业丰富大数据技术产品,深化大数据融合应用。”庐阳大数据产业园招商部部长刘锦秋介绍。对于像庐阳大数据产业园这样的省、市大数据产业园区,合肥市将根据相关政策予以免审即享政策扶持。从集聚企业数量、营业收入增长等方面开展运营评价,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

“市数据资源局将根据安徽省数据资源管理局公布的安徽省大数据企业名单确定奖补企业名单、合肥市大数据产业园区上一年度运营考核结果确定奖补园区名单,通过合肥市产业政策综合服务平台通知相关企业,企业根据收到的部门通知,只需在合肥市产业政策综合服务平台上确认企业银行账户、联系人、可享受的政策资金等信息,无需提供申报材料,真正做到免审即享。”合肥市数据资源局规划标准处副处长谢雯介绍。

此外,对首次认定的省级大数据企业,也将给予10万元一次性资金奖补。

(胡潇)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