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月 20 日,革命老区安徽六安“第四届红色记忆·我有传家宝”赛宝大会如期举行。老红军胡正先“挂满勋章的军服”格外引人注目、备受观众青睐,最终喜摘大赛桂冠。
胡正先:红色的“听风者”
胡正先,男,1918 年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市,1930 年 12 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 年进入红军总部通讯学校学习。从此,无线电台便成了他的工作伴侣、战斗武器。1938年4月,被调到延安中央军委三局,负责保障党中央和军委同全国各地的通信联络工作。一个月后,组织上又调他到负责敌军情报侦察工作的军委二局。凭借着扎实的技术和机敏的反应,胡正先很快成长为一名红色“听风者”,并当上了业务组长。
胡正先先后参加了辽沈、平津和解放海南岛等著名的战役战斗,每次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为“前指”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多次得到党和军队领导人的称赞。
1948 年 11 月,天津解放前夕,胡正先值班时突然听到敌军在电台里说:“共军司令部驻在杨柳青,房顶上放了一块镜子,明天一早去轰炸。”他立即向上级作了报告,前指司令部当晚就撤离了驻地。第二天,敌机果然把那个小村庄炸成了一片废墟,但指挥部却没有一人伤亡。
1950 年 3 月,胡正先作为二局的总指挥,带领 40部电台、300 名专业干部参加了解放海南岛的战斗。在胡正先的指挥下,我军不仅能够准确掌握全局战况,而且能够掌控敌军的即时动态。海南岛全境解放后,胡正先和他带领的“听风者”们被记了头等功。
此后,胡正先一直在总参谋部工作,1984年离休。
2019年,胡正先受特邀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阅兵式,并乘坐在“老兵致敬方阵”的第一辆彩车上,接受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检阅。
老红军胡正先今年107岁,神志清楚、思路清晰、精神饱满,是全国仍然健在的、为数不多的老红军之一。这些老红军堪称中国革命的“活化石”,他们见证了民族和国家从灭亡边缘一步步逆天改命的全过程。每一个老红军都是历史的传奇,每一个老红军都是我们党的宝贝、国家的宝贝。
弥足珍贵的四枚勋章
胡正先的军服上挂满了很多勋章,其中最受人关注的是他荣获的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这4枚。
据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先后两次对军内有功人员颁发过功勋荣誉章。第一次是 1955年,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军内有功人员,分别颁发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勋章,并根据贡献大小、职级高低分为一、二、三级。
1988 年,为军队离休人员颁发了三种功勋荣誉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颁发红星功勋荣誉章,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颁发独立功勋荣誉章,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颁发胜利功勋荣誉章。
可以说,这些勋章见证着中国革命的伟大征程,记载着我党我军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光辉历程,蕴含着无数革命先辈为建立新中国牺牲奋斗的英雄事迹,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的革命精神,意义重大、价值很高、弥足珍贵。
很多观众说,看见老红军胡正先挂满勋章的军服、听了红色“听风者”的感人故事,我们都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在皖西大地上组建的10多支主力红军队伍、从六安这块红色热土上走出去的 2 支长征队伍(红 25军和红四方面军)、108位开国将军以及为革命英勇牺牲的几十万革命先烈。
为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爬雪山、过草地,吃尽千辛万苦、踏遍千山万水,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他们不仅承载着上个世纪的战斗记忆,也寄托着中华民族的希望与未来。
红军精神、光照千秋。作为老区的儿女、红军的后代,我们更应该不忘历史、牢记使命,学习革命前辈的优秀品质、大力弘扬伟大的大别山精神,立足岗位作贡献、忠诚干净担当,共同谱写六安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