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08-19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安徽省劳模工匠(工会干部)宣讲团走进马钢

    摘要:本报讯8月16日,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四周年之际,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团结引领广大职工群众积极投身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安徽省劳模工匠(工会干部)宣讲团走进马

  • 淮南实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绿色发展“4+”模式

    摘要:本报讯近年来,淮南市委、市政府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强化地企协同,统筹谋划、综合施策,压实责任、整体推进,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水则水、宜工则工”的“四宜”原则,实施“生态修复+文旅

  • 阜阳坚持“六个聚焦”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摘要:本报讯今年以来,阜阳市科技局坚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重点、破难点,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引导和扶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不断释放科技创新动能。聚焦创新主体培育。推深做实“双倍增两清零一提升”

  • 淮北矿业集团工业互联网建设助推煤矿数字化转型升级

    摘要:本报讯近年来,淮北矿业集团针对煤矿井下生产系统复杂、作业环境特殊、安全风险较高等困难实际,自主研发“煤矿安全生产智慧管控工业互联网平台”,充分借助互联网力量推进安全生产,助推煤矿数字化转型升级。据悉,

  • 黄山强化“四个协同”推进“安薪行动”走深走实

    摘要:本报讯黄山市强化“四个协同”力促“安薪行动”见行见效,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共办结欠薪案件83件,涉及劳动者229人,解决拖欠工资328.6万元。协同开展执法检查。会同住建、交通等行业主管部门制定行动计划

  • 省商务厅开展“跨境电商+产业带”专项培育行动

    摘要:本报讯今年7月以来,省商务厅先后联合亚马逊、阿里巴巴国际站等知名跨境电商平台,深入安庆桐城包装、潜山刷业、望江童装、宿州建材、马鞍山机床等特色产业带,举办3场“跨境电商走进产业带”专场对接活动,参加企

  • 我国开展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行动

    摘要:新华社北京8月17日电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近日印发通知,决定组织开展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行动(2024-2027年),聚焦老年人在卫生健康领域“急难愁盼”问题,精准对接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通

放大 缩小 默认

淮南实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绿色发展“4+”模式

   期次:第8396期   

本报讯 近年来,淮南市委、市政府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强化地企协同,统筹谋划、综合施策,压实责任、整体推进,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水则水、宜工则工”的“四宜”原则,实施“生态修复+文旅产业”“沉陷区治理+渔光互补”“水面征收+新型种植”

“采煤预沉陷监测+耕地耕作层表土剥离”的“4+”模式,开展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修复工程,取得良好效果。采煤沉陷区生态综合治理“淮南模式”入选“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打造“生态修复+文旅产业”治理模式。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高标准实施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项目。针对九大矿区(九龙岗—大通)采煤沉陷区、春申湖采煤沉陷区等城区基本稳沉区,重点在修复区域生态系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上下功夫。市区东部的九大矿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修复治理范围共9.3平方公里,把昔日满目疮痍的采煤沉陷区建成了市民休闲健身娱乐的湿地公园、网红打卡地。总投资 16.6 亿元的西部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一期项目(春申湖公园),占地约10745亩,原为淮南矿业集团采煤塌陷地,市政府遵循因地制宜、最小干预的理念,通过生态系统提升、城市风貌转变、交通网络完善、生态导向开发和文旅产业导入五大举措,建成融生态休闲、亲子娱乐、游学研学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城市公园,实现“往昔塌陷区—今日春申湖”的华丽转变。

实施“沉陷区治理+渔光互补”立体利用。抢抓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建设机遇,立足采煤沉陷水面资源优势,在凤台县、潘集区等未稳沉沉陷区积极探索“沉陷区治理+渔光互补”模式,同步推进水产养殖等产业发展和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建设,着力打造采煤沉陷区绿色能源及生态农业基地,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利用稳沉区水面2.3万亩,先后建成凤台顾桥阳光电源、潘集三峡新能源等一批水面漂浮光伏项目,总装机规模 71 万千瓦,年发电量超 5 亿千瓦·时。同步在漂浮式光伏矩阵水下放养鲢鳙、草鱼等鱼种,利用塌陷区水面“牧”渔,将“包袱”变财富,把“废物”变资源,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平衡。

探索“水面征收+新型种植”转型路径。组织淮河能源、中煤新集和皖北煤电等采煤企业与凤台县、潘集区、毛集实验区对接,召开采煤沉陷区土地征收工作推进会,制定三年征收计划,稳妥有序推进采煤沉陷区水面征收工作。淮河能源会同安徽理工大学联合研发淡水水面水稻种植技术,利用拟征收的50亩沉陷区水面开展试验种植。

推行“采煤预沉陷监测+耕地耕作层表土剥离”常态治理。针对采煤沉陷量大面广、稳沉时间长等特点,在采矿区范围设立若干个监测点,通过科技手段提前预判土地沉陷范围和深度,探索将采煤预沉陷区耕作层剥离与补充耕地项目挂钩,产生新增耕地面积 69.86 亩,实现“即剥即用”。

(訾源)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