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11-04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匠心筑梦,85后产业工人推动技术革新

    摘要:秋尽冬临,岁月静好。11月初,合肥新桥机场S1线岗集车辆段土建施工总承包项目现场施工正如火如荼地推进。该项目不仅是合肥市的重点建设项目,也是连接市区与新桥国际机场的重要纽带。在这背后,有一位默默奉献的

  • ISO37176智慧城市国际标准在合肥发布

    摘要:本报讯近日,ISO37176智慧城市国际标准发布会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国际科技标准交流周活动(合肥分会场)在合肥市成功举办。本次发布会由智慧城市(合肥)标准化研究院主办,合肥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合肥工业大

  • 小红薯大产业

    摘要:10月31日,在阜阳市临泉县高塘镇大贾庄村红薯基地内,红薯起收现场呈现繁忙景象。近年来,临泉县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红薯种植产业,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推动全县农业产业高质量

  • 我省部署新时代基层法律援助工作

    摘要:本报讯近日,省司法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切实发挥法律援助在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的职能作用。《意见》指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

  • 各级工会着力提升产业工人职业技能

    摘要:新华社北京10月29日电(记者樊曦黄垚)近年来,各级工会积极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着力提升产业工人职业技能,畅通职工职业发展通道,拓宽产业工人建功立业平台。全国总工会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近五年来,全

  • 我省迈入中高教育现代化指数省份行列

    摘要:本报讯11月1日下午,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教育系统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部署实施了一批具有创造性、引领性的综合改革举措,推动我省教育普及水平大幅提升,学前教育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省迈入中高教育现代化指数省份行列

   期次:第8447期   

本报讯 11 月 1 日下午,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教育系统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部署实施了一批具有创造性、引领性的综合改革举措,推动我省教育普及水平大幅提升,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等主要指标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7.9、2.3、1.2、3.4 个百分点,迈入中高教育现代化指数省份行列,成为全国进步最快的省份之一,教育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明显增强。

立德树人彰显新成效。打造首个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被教育部确定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省之一。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实现数量、质量双提升,专职思政课教师五年增长 158.9%,荣获国家级奖项达 22 人次。持续健全“五育并举”体系。在全国率先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扎实推进教育评价、教育督导体制机制、“双减”等重点改革任务,高考综合改革平稳落地。入选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整省建设试点,中小学智慧学校实现全覆盖。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义务教育阶段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占比提高至 82.3%。在全国率先全面下放高校教师和实验系列职称评审权,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编制内统筹管理教师,由学校根据岗位需要按期聘用)相关改革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持续夯实教育安全防线。推动出台《安徽省学校安全条例》,实施系列硬举措,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高等教育实现新作为。3所高校、13 个学科进入“双一流”建设,先后启动实施高峰学科、高峰培育学科建设和特色高校、特色学科专业建设,省属高校学科建设水平明显提升,在有关学科发展水平指标和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实现显著突破。深化教育对外开放,实施本科及以上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达 26 个。强化支撑引领能力。在全国率先以省政府名义出台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改革方案。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始终位于全国第一方阵。成为全国首批试点建设区域高等研究院并开展研究生招生的 2 个省份之一,形成总院和合肥、芜湖、阜阳、淮北分院的“1+4”组织框架,为全省支柱产业发展搭建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转移新平台。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32个、省部级46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连续多年保持10%以上增速。

基础教育迈上新台阶。公办幼儿园、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60.8%、93.2%,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6、2.4个百分点,乡镇公办园实现全覆盖。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在中西部省份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全覆盖。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实施县中提升工程,特色高中建设初见成效。推动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全面启动皖北地区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扩容工程,统筹优质资源,创新办学模式,稳步提升皖北地区基础教育发展质量。针对人口发展变化,建立基础教育学位预警调度机制,推动解决教育资源结构性矛盾。

职业教育再上新水平。在全国率先就实施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开展省级地方立法、建立省领导联系高职院校和技师学院制度、与教育部共建技能安徽。全面深化产教融合。立项培育建设12个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37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其中合肥、芜湖2个产教联合体获批首批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开展职业院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2024 年首批立项建设40个。创新企业兼职教师评聘机制,两批选聘产业教授630名。(本报记者 刘艳玲)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