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12-02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乡村美景

    摘要:

  • 我给徐贵祥写贺电

    摘要:我给徐贵祥写贺电,这是我第一次披露。2005年4月10日,经过评选委员会的最终评定,徐贵祥的《历史的天空》被授予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徐贵祥,霍邱洪集人。中共霍邱县委、霍邱县人民政府很重视,最后确定由我主

  • 做一个有分寸的人

    摘要:做人做事,要有分寸。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矩指的规矩,也可以说是分寸。分寸,就是在做人做事的过程当中,心中要有尺度,有可以接受的限度,可以承担的程度。讲分寸,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讲究原则,交

  • 最忆江城多美食

    摘要:爱上一座城市,几乎都是从爱上它的美食开始的。说起江城芜湖,不仅因为我的家乡与其隔江相望,共饮一江水,更因为我曾在此求学三年,被它“舌尖上的美味”所深深诱惑。小时候,我乘坐轮船到芜湖8号码头,看到街面上

  • “庐阳李府半条街”

    摘要:李鸿章故居坐落在合肥市闹市区淮河路中段,1998年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其他名人故居相比较,李鸿章故居格外受人关注,这不仅是因为李鸿章(1823-1901年)这位显赫史册的清末淮军将领和洋务派

  • 六安,红25军强将名人的故乡

    摘要:2024年,是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长征出发90周年。这支队伍1931年10月25日在六安麻埠(今属金寨县)成立,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总部的领导指挥下,先后参加了商(城)潢(川)、苏家埠、潢(川)光

放大 缩小 默认

六安,红25军强将名人的故乡

   期次:第8467期   作者:□胡遵远

2024年,是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长征出发90周年。这支队伍 1931 年 10 月 25 日在六安麻埠(今属金寨县)成立,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总部的领导指挥下,先后参加了商(城)潢(川)、苏家埠、潢(川)光(山)等著名战役。与中央红军会师后,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改编为八路军115师344旅。

从红 25 军中一共走出了 97 位开国将军,被人们称为“百将之师”,其中,六安籍的开国将军是39位,占总人数的 40%。他们中,有被毛泽东主席称为“红军陕南王”的陈先瑞、“游击专家、民兵专家”的林维先等 4 位(另两位是李耀、梁从学)开国中将;有后来担任过“皮旅”副旅长的方升普,有把 2 个儿子都培养成为新时代将军的邬兰亭,有搞宣传出身、从未打过仗的“特殊将军”陈鹤桥,有搞宣传出身的红25军宣传队队长程明将军,有与徐海东大将结下生死之交(两次救了徐海东的命)、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指挥部队参加长津湖战斗、打败美国精锐部队——“北极熊”团的詹大南将军等35位开国少将。

此外,还有被人们称为“无衔将军”“红色外使”、在抗美援朝停战谈判中担任中方首席代表、后来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大使、北京市委书记的丁国钰,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 4 位军级领导干部之一的志愿军 39 军副军长吴国璋,曾任成都军区后勤部第一副部长的王耀显,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夏德义等一大批六安籍省军级领导同志。

许多名人志士出生于六安。在红 25 军众多的传奇中,六安籍英雄儿女都是故事的“主人公”。比如,在流传很广、充满传奇的“将军班”的故事中,班长陈先瑞就是六安金寨人。在脍炙人口、感人肺腑的“七仙女”的故事中,领导“七仙女”她们的就是红军医院负责人、六安霍山籍开国将军苏焕清,除了人所共知的周东屏(原名周少兰)是六安裕安人之外,另一位“七仙女”曹宗楷也是六安人(叶集人)。

在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血战独树镇》一书中,作者多次写到方升普、胡久福等六安籍官兵。方升普时任红25军225团8连连长,被人们称作是红25军中最能打的 3 个连长之一。胡久福(原名胡家政)时任红 25 军223 团 3 连连长,作战勇猛、敢打敢冲,他结婚 20 天就参加了红军,牺牲时年仅 24 岁,当地群众把他安葬在拐河镇徐沟村。每年清明节期间,当地群众都会自发地为他扫墓。在相关新闻媒体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时隔90周年之后,胡久福烈士的家人才于2024年春天得知他的牺牲经过和安葬地点,胡久福烈士亦魂归故里、“回到自己的家乡”——金寨县汤家汇镇豹迹岩村。

红25军诞生于六安、成长于大别山、传奇于长征路、威名于陕甘,年龄轻、纪律严、作风硬、传奇多,能征善战、英雄辈出,人民公认、领袖称赞。红25军是从六安走出去的、最辉煌的一支红军队伍,是六安人民的骄傲和荣耀。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