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3-20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劳模宣讲进工地

    摘要:3月19日,淮北市劳动模范、濉溪县公安局双堆派出所所长杨涛在建设工地向一线工人宣传网络安全知识。当日,淮北市濉溪县总工会组织劳动模范走进中铁四局双堆集制梁场,通过开设小课堂、发放宣传单、案例讲解等形式

  • 省属企业4个案例入选安徽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践创新案例

    摘要:近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安徽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践创新案例(第三批)》,3家省属企业参与的4个案例成功入选,充分展现了省属企业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积极作为与创新成果。沪皖携手,构建高效运

  • 2025年“安徽工人大思政课”——巾帼劳模工匠宣讲活动在铜陵举办

    摘要:本报讯3月19日上午,省总工会2025年“安徽工人大思政课”——巾帼劳模工匠宣讲活动在铜陵理工学校举办。省总工会兼职副主席刘红丽出席活动并讲话。铜陵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陈昌生参加活动并致辞

  • 2025徽商大会3月21日开幕

    摘要:本报讯3月18日下午,2025徽商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合肥举行,发布会上详细介绍了大会的筹备情况和主要活动安排。本届徽商大会将于3月21日至23日举办,以“链聚天下徽商,谱写时代华章”为主题,由开幕式、专

  • 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摘要: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春耕备耕如火如荼之际,《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也就是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于3月17日向社会公布。省委一号文件共6个部分30

  • 截至2024年底我国累计实施汽车召回1.14亿辆

    摘要:新华社北京3月18日电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2024年全国产品召回情况,截至2024年底,我国累计实施汽车召回3075次,涉及车辆1.14亿辆。汽车召回方面,2024年我国共实施汽车召回233次,涉及车

放大 缩小 默认

2025年省委一号文件公布

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期次:第8540期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春耕备耕如火如荼之际,《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也就是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于 3 月 17 日向社会公布。省委一号文件共 6 个部分30 条,主要内容可以用“聚焦一个主题、守牢两条底线、提升三项水平”来概括。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一年,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感恩奋进,干字当头,创先争优,“三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克服了南涝北旱、高温热害等不利影响,全省粮食总产 836.9 亿斤、增加 6.7 亿斤,连续 8 年站稳800 亿斤台阶。二是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全省监测对象共 13.3 万户 37.6 万人,风险消除率 65.5%、高于全国 2 个百分点。脱贫地区农民收入 20528 元、居全国第3 位。三是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十大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产值 1.37 万亿元、增长 12.6%。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收 1175 亿元、增长 14.7%。四是乡村建设扎实推进。新建精品示范村 211 个、总数达 411 个,新建省级中心村 850个、总数达 9083 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 40.3%,新增405 万皖北群众喝上引调水。五是农村改革不断深化。二轮延包整省试点有序推进,428.4 万农户总体顺延,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数量居全国前列。农业农村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聚焦“一个主题”——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锚定农业强省建设目标,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紧扣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一主题,对 2025 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作出了系统部署,描绘了全省“三农”工作任务书、路线图。

安徽是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省委一号文件将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要求贯穿全篇,并单列一个部分“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对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整省试点,探索农房出租、入股、合作等盘活利用方式,管好用好农村资源资产,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等作出部署,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守牢“两条底线”——粮食安全底线、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在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方面,今年省委一号文件部署“高水平建设江淮粮仓”。安徽是农业大省,要扛牢粮食保供责任,以稳面积、提单产、增效益为主攻方向,多种粮、种好粮。重点是推动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高质量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提升农业科技和装备水平,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 1.1 亿亩、产量 825 亿斤以上,让中国碗多装优质安徽粮。

在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方面,今年省委一号文件部署“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今年是 5 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要慎终如始扛稳责任,毫不松懈做好防止返贫致贫各项工作。重点是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健全脱贫攻坚国家投入形成资产的长效管理机制。文件还要求制定过渡期后帮扶政策。

提升“三项水平”——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

在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方面,今年省委一号文件要求“推动乡村富民产业升级”。安徽“土特产”品种多、质量好,要打响“特色牌”,做强“土字号”,延长产业链,做强深加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重点是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力争十大绿色食品产业产值达 1.5万亿元。深化农业对外开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在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方面,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从农民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入手,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提升人居环境舒适度、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重点是坚持差异化打造、特质化发展、整体性提升,新建200个左右精品示范村、800个左右省级中心村,不断绘就点上有风韵、线上有风光、面上有风景的美丽乡村新图景。

在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方面,今年省委一号文件部署“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要健全乡村治理体系,让乡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重点是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用好“六尺巷工作法”等有效方式,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持续整治高额彩礼、人情攀比、大操大办等突出问题。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严格控制对基层开展督查检查考核,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干事创业。(本报记者 胡潇)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