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4-15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家政员如何在“一老一小”间无缝切换

    摘要:据4月11日《工人日报》报道,“一老一小”家政服务需求激增,然而“能兼顾两者的家政员实在难找”。笔者认为,要让家政员对“一老一小”兼而顾之,不是一人、一家之事,需通过多种配套措施来为之保驾护航,加担与

  • 做强冷链配餐提升农产品价值

    摘要:4月9日,位于淮南市寿县新桥国际产业园内的安徽振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在加工高铁动车、餐饮门店所需的冷链配餐。近年来,淮南市寿县做强农业,大力发展食品深加工产业,积极培育“种养殖基地+中央厨房+冷链物

  • 高山杜鹃红景美醉游人

    摘要:4月12日,安庆市岳西县河图镇天峡景区的千亩野生高山杜鹃竞相开放,美不胜收。当日,岳西县河图镇雨后天晴,漫山遍野的多彩杜鹃花迎风玉立,娇艳欲滴,花瓣儿密密匝匝,蕊靠着蕊,瓣贴着瓣,相互依偎,竞相辉映。

  • 我省一季度住房公积金业务实现“开门红”

    摘要:本报讯4月14日,记者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今年一季度,全省缴存住房公积金260.02亿元,同比增长2.85%;提取住房公积金217.98亿元,同比增长3.22%;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73.

  • 4县域入选2025年全国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

    摘要:本报讯4月14日,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近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公布2025年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县名单,我省申报的阜南县——颍州区、寿县——凤台县、无为市、凤阳县等4个试点成功

  • 安徽部署开展2025年“守护消费”铁拳行动

    摘要:本报讯近日,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方案,部署在全省范围内开展2025年“守护消费”铁拳行动,进一步加强消费领域市场监管执法力度,确保广大消费者权益得到切实维护,并持续推动消费市场的扩容升级。2025年铁

  • 我省奋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摘要:本报讯日前,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锚定打造“三地一区”、建设健康安徽目标,抢抓长三角一体化等多重国家发展

  • 一季度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

    摘要:新华社4月13日电我国首季金融统计数据13日出炉,当季金融总量保持合理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当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其中,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66万亿元。中国人民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省奋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期次:第8557期   

本报讯 日前,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锚定打造“三地一区”、建设健康安徽目标,抢抓长三角一体化等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机遇,攻坚克难、创先争优,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2025年,我省真抓实干、创先争优,更好推动资源向基层、预防和中医倾斜,更好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保障和运行机制,更好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不断增强群众健康获得感。

据了解,我省积极推动医疗服务体系提质提效。建强头部医院,落实高水平医院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全力打造2 家高水平医院、12 个高峰学科,建设 6—10 个省级医学中心,积极争创国家医学中心。加强 9 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及省级区域(专科)医疗中心运营管理,组建一批专科联盟,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夯实基层基础,深入推进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行动,力争90%的县(市)至少有1所县级公立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推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国家能力标准,健全农村急救体系,打造“30 分钟急救圈”。高质量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提升计划”,两年内实现每个行政村至少有一名大学生村医。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以争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为抓手,推进“北华佗、南新安”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扩容中医药优质资源,建好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等“国字号”平台。推动“徽医皖药”高质量发展,实施“良方妙剂”工程,支持亳州加快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

为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走深走实,我省牵头建立“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协作会商机制,健全统一高效的“三医”政策协同、信息联通、监管联动机制,定期召开协作会商会。协调推进公立医院编制、价格、薪酬、监管和财政补助“4+1”改革任务落实,特别是协同医保落实动态评估和调价,合理利用集采降价形成的费用空间,动态调整收费价格。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提质升级、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示范建设,推广实体化会诊转诊中心、慢病“小包干”、“三师一患”新型慢病管理模式等经验,打造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

此外,我省推动卫生健康服务有得有感。落实“儿科、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打造以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和省头部医院为引领的高水平儿童医疗服务网络,大力提升妇幼保健机构儿科服务能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儿科服务比例达到90%以上。发挥国家精神卫生区域医疗中心引领作用,组建精神卫生专科联盟,加强市级精神专科医院、县级综合医院精神科建设,力争每万人口精神科床位达到6.5 张。办好卫生健康为民服务实事项目,开展“体重管理年”活动,将实施强化体重管理科学指导、创新体重管理科普形式等 15 条举措,提升我省居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推动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扎实推进改善医疗服务专项行动,落实“双十条”和解决大医院“号难挂”“院难住”便民惠民服务举措,推进省级号源向40家市、县级医院开放。

在人口发展战略上,我省强化统筹协调,推动国办《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及省内相关政策举措落到实处。优化托育服务,重点提升普惠育幼服务供给质量和使用率,新增 24 个县级独立公办托育机构,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优化老年健康服务,持续推进“一科三院双中心”建设,开展医养联合体试点,力争全省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率达100%。优化妇幼健康服务,推进生育友好医院、儿童友好医院和高水平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完善出生缺陷防治和干预救助网络。

为推动服务经济大局,我省还强化生命健康产业“双招双引”,落实好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聚焦生、化、中、械、合成生物和医疗康养等重点领域,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力争在招大引强上取得新突破。抓好“两重”“两新”项目,坚持“自上而下、上下结合”,按照“全省一盘棋”原则,聚焦基层医疗、血液安全保障、120急救、信息化、精神卫生、托育等重点领域,谋划实施一批示范引领性项目。支持健康消费发展,把拉动健康消费的重点放在非基本、多元化服务上,拓展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特需医疗,加快健康管理、中医治未病、康养旅行、商业健康保险等业态发展,支持可穿戴设备、家用医疗器械、中药衍生品、养生保健食品药品等产品发展。

(本报记者 何昊)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