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 月 22 日,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5年,我省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力争国内旅游总花费破万亿元,入境游客人数实现倍增。
我省将从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推进支柱产业培育、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优化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提升文旅服务品质、扩大营销传播声量等六个方面推动全省文旅经济总量在全国往前赶。
文旅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24 年,全省国内旅游人次、国内旅游花费均创历史新高,分别比上年增长 7.4%、10.8%。今年以来,省文化和旅游厅出台《安徽省培育新业态新场景提振文化和旅游消费十条举措》,文旅消费总体呈现迅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下一步,我省将持续开展“520”安徽文旅惠民消费季活动,对列入省级月度主题的活动每场给予30万元补助。省级对举办“多彩四季”安徽非遗嘉年华重点活动、“四季安徽”活动的市给予补助,对全国和省级“四季村晚”展演活动分别按每场 5 万元、3 万元给予补助。支持全省博物馆推出一批“镇馆之宝”文创产品。遴选 20 个“文旅消费新场景项目”,省级给予每个项目10万元激励。
我省还将优化举措促消费。统筹各级财政资金支持文旅消费券发放,省财政对各地财政文旅消费券实际发生资金按一定比例给予奖补,实行 总 量 控 制 。 落 实“ 百 城 百区”“百城千站”文旅消费行动计划,联动金融机构、OTA 平台、各类企业等开展“免减优”等惠民让利活动,加大非周末和淡季优惠力度,推动错峰消费。
去年以来,全省入境旅游持续向好。2024 年入境旅游人次、国际旅游收入分别增长94.8%、124.1%。今年,安徽将围绕实现入境旅游倍增目标,实施入境旅游激励办法,省级拿出2000万元对入境游人次、入境包机、境外营销予以资金激励和补贴。加强与长三角入境游头部旅行商合作,引导入境游客分流入皖。支持各市开展联合营销,加强游客互送。
2024年,全省乡村旅游累计接待3.7亿人次,增长7.7%;累计旅游花费3085.5亿元,增长10.9%;带动就业人口95.8万人,富民效益显著提升。
我省打造皖西、皖中、皖南、皖北四大主题乡村旅游集聚区,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集聚区。推动“皖美民宿”品牌升级,将认定标准上升为省级地方标准,争创全国甲乙级民宿总数超过20家,培育“皖美金牌民宿”350家,成立省民宿产业协会。
此外,为夯实人才支撑,提升运营能力。我省组织乡村旅游重点村书记赴长三角学习先进经验,推广“西溪南”“大灵山”整村开发模式。实施“数字木兰”民宿管家培训,分层级认定持证管家。举办技能大赛、高层次研修班,培育专业运营队伍。挖掘“金牌讲解员”“乡村文旅推介官”等本土人才。
(本报记者 余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