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7-15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人才夜市促就业

    摘要:日前,由合肥市公共就业人才服务管理中心、庐阳区委组织部(区委人才工作局)、庐阳区人社局、逍遥津街道联合主办的“‘职’夜闪耀‘位’你而来”2025年合肥市暨庐阳区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夜市专场招聘会在合肥

  • “超长暑假”来了,这些事家长要格外留心

    摘要:新华社电日前,全国中小学陆续放假,学生们迎来近8周的“超长暑假”。如何让孩子们安全、健康、快乐地度过假期,记者采访了公安、消防、医疗等部门以及心理专家,梳理多类需要家长留心的“暑假关键事”。警惕“玩手

  • 不止于行!合肥地铁暖心服务“圈粉”一座城

    摘要:近期,社交媒体上“合肥地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系列短视频引发全网热议,网友们以幽默的视角记录合肥地铁各站点的“神操作”——小到纳凉避暑、便民服务,大到求职招聘、结婚领证,多元化的服务让这座城市的轨道交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止于行!合肥地铁暖心服务“圈粉”一座城

   期次:第8620期   

近期,社交媒体上“合肥地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系列短视频引发全网热议,网友们以幽默的视角记录合肥地铁各站点的“神操作”——小到纳凉避暑、便民服务,大到求职招聘、结婚领证,多元化的服务让这座城市的轨道交通站点意外成为流量焦点。近日,记者带着好奇探访了合肥多条地铁线路,试图找出其“出圈”密码。

清凉驿站 打造民生服务圈

进入7月份以来,天气一天比一天热,合肥地铁3号线海棠站的F口处,10余个平方米的空间内,摆放了三四套桌椅,有不少市民前来乘凉。在附近居住的市民董阿姨手持扇子,带着小孙子在这里休息,“小孩子们喜欢出来玩,外面太阳大还有蚊子,哪有这里好,又凉快空间又大。”

记者注意到,在这里纳凉的市民大多为带孩子的老人或宝妈,也有不少环卫工人。烈日当头,室外温度高,于是他们就来这里避暑。“在地铁站里乘凉,工作人员都很热情。”环卫工人周姐说,她就负责这周边的马路卫生,中午闲了就到这儿歇歇,这有空调,很凉快。

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大东门站值班站长高凤表示,为了给广大户外工作者及市民乘客送清凉,合肥轨道在线网 131 个车站设置了“纳凉区”,覆盖所有线路。每个纳凉区均标配纳凉凳与贴心的“夏日清凉包”,部分站点还增设了饮水点,免费提供饮用水,为市民消暑解渴。据统计,自今年纳凉区开放运营以来,已累计服务市民5000余人次。

此外,海棠站、九联圩站等地铁站点还创新打造了“纳凉+”多功能特色驿站,将纳凉点与阅读区、健身区等功能巧妙结合,不仅提供清凉,更拓展了服务范围,使其成为集休闲、健身、文化于一体的“温馨驿站”。

一站集成 编织便民生活网

在三孝口地铁站的驾驶员自助体检机内,黄女士正按照语音提示操作进行着各项身体检测。黄女士的驾驶证最近到期需要更换,得知公司楼下的地铁站就能自助换证,她便利用午休时间来办理。“真没想到地铁站里居然能换证,这可比跑一次交管所方便多了。我的各项检查都合格了,现在只需在‘交管12123’APP上申请换证,最后选择邮寄或自取,自助换证就完成了。”黄女士感叹道。像这样足不出站就能体验到的便民服务在合肥地铁站内也早已不再是新鲜事。

早上八点钟,在地铁三孝口站、大东门站等站点的轨道市集前围满了购买早餐的上班族。“上班火急火燎的,来不及在家吃,在地铁站买早饭节省时间。”正在购买早饭的李女士说。如今,地铁正在成为城市通勤的主要方式,特别是早高峰时段,上班族时间紧张,早餐售卖点能有效解决他们“赶时间吃不上早餐”的问题。记者注意到,除了早餐摊,轨道集市还设有水果摊、鲜花摊以及各种手工艺品摊位。轨道交通大东门站值班站长高凤介绍道,为积极响应《安徽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目前,合肥轨道已在 8 个重点站点开设67个摊位,创新打造“轨道市集”特色消费场景,涵盖美食餐饮、文创手作、休闲娱乐、便民服务等多元业态。

近年来,为满足市民多样化的生活需求,合肥轨道在多个站点开设丰富多样的便民服务,地铁洗衣、公益缝补、共享健身……一系列贴心、多元的便民服务举措,正全方位融入市民生活,成为城市温暖与便捷的生动注脚。

场景革命 解锁服务新范式

一走进合肥地铁 3 号线幸福坝站厅,浓浓的浪漫气息便扑面而来。扶梯上印满爱心,火红的玫瑰拼成“幸福坝”三个大字,一对对新人手捧结婚证,在打卡拍照墙前甜蜜合影。这不仅是地铁站点,也是全国首个地铁站婚姻登记点——肥西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所在地,

“我们从网上了解到这个登记处,站点名‘幸福坝’谐音是‘幸福吧’,觉得寓意很美好,所以就来这领证了!”新人明欣和她的爱人笑着展示刚拿到手的结婚证。据轨道交通客运中心幸福坝区域站值班站长孙伟伟介绍,“幸福坝”这个站名契合了人们的浪漫期许,所以他们选择把这份“幸福意象”转化为实际服务,于去年2月份联合民政部门等在站内设置了婚姻登记处。“截至目前,已有超过3000余对新人在这里登记结婚,今年‘520’单日办理195对,创历史新高。”

合肥轨道积极践行“轨道+”创新理念,通过开放场景资源与跨界融合,打造了一系列服务新范式,为城市公共服务注入全新活力。

“坐地铁还能找工作,真的假的?”6 月 24 日上午,市民马骏带着疑问来到合肥轨道 5 号线海棠地铁站内,这儿正在开展一场地铁招聘会。这是合肥轨道与庐阳区海棠街道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为打通人才与企业“最后一公里”联合开展的招聘会,轨道交通利用地铁站人群覆盖面广、人流量大、交通便利等优势,让求职者就近求职,也能利用地铁场景精准触及多元化劳动力这一优势帮助企业提升招聘效率。

通过融合轨道交通+就业服务的模式,将地铁站打造为家门口的求职驿站,这一新颖的招聘模式,将就业服务嵌入到城市空间当中,让就业机会随着轨道交通延伸到城市的各个角落。

当轨道与生活无缝对接,合肥地铁从硬件保障到人文关怀,以出色的暖心服务,让市民幸福更接“地”气,也为合肥这座城增添了一份温度。(孙庆 梁晴晴 何雪菲)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