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创新活动走进高校

汪小龙校长给该校市文科第一名徐一涛同学赠送校史书

全校师生齐唱《国家》
在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故里,有一所历久弥新、卓而不群的美丽学校——安徽省歙县中学。
近年来,歙县中学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秉承传统、面向未来、立德树人、和谐发展;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水考验,全校上下振奋精神,努力拼搏,圆满完成教学和高考任务,向全县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今年高考揭榜,歙县中学再创辉煌,其中徐一涛同学以641分勇夺黄山市文科第一名。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日前,我们慕名走进歙县中学,通过专访和零距离接触,在真切感受到该校文脉绵长、流清木茂的同时,更充分领略了今天的歙中人挥如椽巨笔,奋力谱写新时代教育华章的熠熠风采!
弦歌不辍英才辈出
歙县中学创建于1943年,1962年被定为安徽省重点中学,是原安徽省25所重点中学之一,2000年被命名为安徽省示范高中。
千年古学,百年新学。这是人们对歙县中学教育的高度概括。回眸历史,学校办学渊源于歙县县学和紫阳书院。南唐保大八年(950年)县学创办于此。元至正庚子(1360年)紫阳书院迁入。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县学开办“官立两等小学堂”,在紫阳书院创办“新安中学堂”和“紫阳师范学堂”。学校背倚问政山,校园东半部为明代学宫(孔庙)遗址,西半部为古歙县衙,后为古紫阳书院,校园内有保留完整的历史古迹“明伦堂”“三元坊”“古紫阳书院”坊,尚存康熙御书“学达性天”、乾隆御书“百世经师”的匾额和重修歙学的碑记等,极具历史文化底蕴。
漫步歙中校园,仿佛穿行在博大精深的千年教育长廊,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座碑记、一处泉眼和石级等都似在诉说着历史,昭示着后人。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歙县中学秉承徽州千年文脉,继文庙儒学遗风,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以争创省内一流学校为目标,注重思想品德和习惯养成的教育,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注重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发展,每年都有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在黄山市高考综合评估中始终名列前茅,用坚韧的毅力和奋发的斗志谱写着教育的精彩乐章,受到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该校先后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确定为“理科实验基地”,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确定为“国防生生源中学”,被武汉大学、东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授予“优质生源基地”称号。学校先后荣获“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安徽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安徽省先进集体”“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绿色学校”“安徽省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示范学校”“黄山市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4次获市、县政府记功奖励。
2020年新年伊始,歙县中学传来喜讯: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2020年1月10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歙县中学有四名校友荣获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他们是该校1990届校友江佳富、1993届校友方立群;1993届校友潘安练;1998届校友江维。四位校友高中班主任分别为张香翠、洪庆元、潘阳松、吴银九等老师。
古城歙县,俊采星驰。有校友获国家科技奖称不上稀奇,可同年同所中学有四名校友荣获国家科技奖实属罕见。可以说,从四位获奖科学家到新晋黄山市文科状元,在续写歙县中学教育的神话和传奇的同时,也折射出该校英才辈出、硕果摇枝。
党建引领行稳致远
歙县中学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深知,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必须要加强党组织建设,做好党建引领。近年来,该校党总支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多方发力,党建工作有声有色,可圈可点。
加强标准化建设,提升党组织战斗力。歙县中学党总支重点加强学校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育工作的“九个要求”。积极开展“立党员先锋岗,做四有好教师”活动,号召党员同志公开承诺并签订承诺书。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开展优秀党员评选工作。积极发展新党员,壮大党组织力量。
深化警示教育,增强党的领导。该校党总支高度重视党建工作,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加强对学校党建工作的领导。落实好“党管干部”原则,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通过深入学,认真查,务实改,将“三个以案”作为党总支的重点工作,加强对中层干部、党员同志的管理、教育和监督,提高学校干部队伍、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该校按照县教育党工委统一部署,加强党员教育,牢牢把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建章立制,让意识形态工作有抓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高中教育的全过程,运用新媒体,拓展意识形态工作的平台和阵地,健全舆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组织开展“立党员先锋岗,做四有好教师”活动,并评选表彰年度优秀党员,展现党员风采。
围绕中心,强化融合。近年来,为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强化党建与教学工作的深度融合,把“立党员先锋岗,做四有好教师”这一党建品牌创建,作为新时代加强学校党建工作和育人的新抓手、新平台,不断培养、增强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深入开展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学习宣讲会、支部书记上党课活动。歙县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汪小龙以《新时代党性修养要突出“六个之最”》为题给全体党员上党课。组织广大党员开展“立党员先锋岗做四有好教师”公开承诺和包保小区新冠疫情防控党员志愿者服务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强化做“四有”好教师的责任担当。面对突发的新冠疫情和50年一遇的洪涝灾情,该校全体党员积极响应、两次带头踊跃捐款,共筹集善款53276.96元,进一步在全校凝聚起铭记初心使命、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切实当好表率先锋。
与此同时,歙县中学积极发挥群团桥梁纽带作用,服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校党总支大力推进“党建带群团,群团促党建”活动,高度重视工会、教代会工作,关注教职工身心健康,善待每一位教职工,为有实际困难的教职工,及时送去学校的问候和关怀,竭尽所能地为广大教职工谋好福利,做好传统节假日、生日慰问、教职工全员体检、各种保险等福利的组织和宣传工作,组织职工为疫情和洪灾捐款。支持校团委在广大歙中学子中开展“五四精神传承有我”、致敬英烈云祭祀、全国哀悼日降半旗仪式等活动,在学生中掀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组织开展“抗击疫情——我们在行动”“百日誓师我为高考加油”百日冲刺线上教学活动等。
打造队伍 教研兴校
教师兴则学校兴,教师一流则学校一流。歙县中学现有班级44个,在校生2500余人,教职工167人,其中正高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60人,省特级教师3人,省教坛新星4人,市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教师34人;市、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5人。
为了打造德教双馨的优秀教师队伍,该校首先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注重发挥党员教师的表率作用;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既给班主任压力也给动力,让班主任充满责任感、使命感,并有获得感和幸福感,推动班主任岗位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涌入。优化中层干部队伍结构,让敢于担当的年青干部脱颖而出。
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歙县中学以教研工作为抓手,把质量立校贯穿到教育教学每个环节,优化教学评价与学科竞赛奖励等制度,跟踪督查、问效。特别是今年战“疫”以来,该校拿出“非常之举”,确保教学和培师两不误。
开展云端教研,护航教育教学。做好疫情防控形势下的线上校本教研,有力地保障线上教育教学的效果。高一、高二14位教师参与全省线上教学录课,将优质教育资源与全省全市共享,共同战疫,彰显了歙县中学教师的责任担当。做好高三复习教研,提升毕业班复习质量。落实并优化命题相关工作,组织命制2020届歙中高三“研究卷”命题方案和试题,保证质量,并做好后续的试卷评价工作。搭建各类平台,促进教师成长。课题研究方面,组织省级课题申报,三个市级课题立项:语文、数学、物理各一个课题;优质课评选方面,遴选并上报数理化地理技术学科实验说课比赛;教师论文比赛方面,组织教师参加省市教育论文和陶研论文评比,11位教师参加县线上教学经验论文评比;学生学科竞赛方面,先后组织学生报名参加数理化生奥林匹克竞赛;年轻教师培养方面,开展青年教师汇报课听评课活动,并召开总结会议。
由于歙县中学始终把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性任务来抓,努力为广大教师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工作环境,促进了教师们自身可持续发展。目前,该校已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成为歙中跨越发展的不竭原动力。
质量管理并重战“疫”高考双胜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好的质量源自好的管理。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歙县中学突出教学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凝心聚力,克难攀登;面对高考首日突发的洪涝灾情,精心组织,沉着应对,全力以赴,终于取得了战“疫”和高考的双胜利。
面对疫情,做到“停课不停学”。为有效解决该校学生因疫情无法正常到校上课问题,根据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结合该校实际情况,高三从2月2日实行“空中课堂”,高一、高二年级于2月9日实行“空中课堂”,利用“空中课堂”优质网络资源,组织全校教师各司其责,开展线上线下教学,指导学生学习,保证教学效果。一是班主任组建班级学习微信群。班主任及所有任课老师加强学生在家学习期间的联系和指导,督促学生按时参加在线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每天完成的作业情况进行检查,定期向家长和学生了解相关情况,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二是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制定好延期开学期间教研组、备课组工作计划。2月7日前发至年级部备课组长群,统一进度,利用微信群进行集体备课。具体备课内容细化到延期开学期间每天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课后作业。三是任课教师根据备课组安排,提前备好两周的课,并做好空中课堂技术保障,全体教师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指导、督促学生学习,有效保证孩子们在家中自主学习的质量。
围绕课堂,细化升级各类常规教学管理。受疫情影响,今年线下教学时间减少。该校及时调整时间、课程安排,删减跑操时间,将每节课时间由45分钟调整为40分,每天可以增加两节课,同时提高课堂效率。制定出台《推门听课制度》《教师约谈制度》《学生评价教师制度》《班主任评优制度》等4项制度,做好教学常规的督查工作。安排期中、期末教学工作检查,对青年教师教案进行检查评比工作。通过日常听课、巡课等了解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一线教学进行深入了解。严格执行学校关于师生请假的相关制度,严格规范学籍管理等。
抓住关键,高考再创佳绩。该校认真组织好校内各类型考试,开好质量分析会。期中、期末、模考、段考后,重点做好问题学科、问题班级的解剖工作,尤其是毕业年级的分析跟踪等关键问题。突出“三个抓好”:一是抓好高考教学研究与思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二是抓好科学训练,提高练习的有效性;三是抓好培养补差,组建文理科培优班,落实并跟踪高三点对点辅导工作,协调全校力量做好培优工作,有效提升高三教学成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20年高考,歙县中学除了徐一涛同学获得市文科第一名,全校本科上线总数749人,其中:一本上线总数466人。600分以上152人(理科660分以上15人),其中理科142人,文科10人。600分以上人数创历史新高。艺体类考生14人,本科达线率100%。其中,理科洪睿同学以622分(高出一本线107分)双达线南京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可以说,2020年高考,歙县广大考生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围困和高考延期,不仅是一场文化课的考试,也是对他们人生的一次考验。而以徐一涛同学为代表的歙中学子,处变不惊,沉着应考,不仅交上了一份漂亮的学业成绩单,也交上了一份个人意志品质的合格答卷。同时,这也是歙县中学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成功见证!“歙县中学历史悠久,文风昌盛,人杰地灵。这里,有一大批知识渊博、甘于吃苦、勇于奉献的优秀教师。在他们的精心培育下,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子从这里走进了985、211,走进了清华、北大,走上了中国科技最高的领奖台,走在了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汪小龙校长如是说。
容万千云涛居高不傲,携无限生机优而不骄。置身新时代,人们有理由相信,古老而年轻的歙县中学定能跨越巅峰,演绎传奇,去拥抱歙中人新的光荣与梦想!
(江学勤 王金根 舒富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