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0-09-10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师德演讲说初心

    摘要:为弘扬师德风尚,展示教师良好形象,9月4日,长丰县教育体育局举办了长丰县2020年师德演讲比赛。来自全县各地的39位教师围绕“守教育初心,担育人使命,作师德表率”这一主题,以自己或身边的典型事迹为题材

  • 为员工健康护航

    摘要:9月7日,铜陵有色铜山铜矿分公司员工正在铜陵市立医院铜山医院接受健康体检。多年来,该公司高度重视员工的身体健康状况,把定期组织员工体检,作为维护员工权益的一项重要举措,提高员工防病、控病意识,让员工能

  • 留学生家园建成

    摘要:9月8日,由中铁北京工程局承建的合肥加拿大外籍子女学校二期工程竣工交付仪式在学校现场隆重举行。合肥加拿大外籍子女学校位于复兴路与文曲路十字西南角,总建筑面积约67909㎡,届时将容纳来自全球40多个国

  • 助力“白纸”绘出工匠影像

    摘要:“谢谢师傅一年来的指导帮助,不仅是专业技能,还有为人处世的一些道理。每次和师傅交流后,感觉又学到了很多。”“好好干!做设备工作一定要对设备好,就像做人一样。只有细心地去对待它们,认真地记录它们的状态变

  • 让成长更快,更加有尊严

    摘要:▲中煤新集二矿机电办程晋勇现场带徒弟李飞检修锚杆钻车9月4日,中铁四局二公司台州肖洋高架项目的见习生苏蕾跟往常一样来到桩基混凝土灌注现场。由于混凝土和易性差,钻孔桩灌注困难,到了饭点,工人们不愿意加班

  • 名师高徒,一起乘风破浪

    摘要:“师带徒,传授的不仅是技能、经验,更是一种职业精神、工匠精神。感谢公司的‘师带徒’制度,不仅为我配备了技术过硬的师傅,还给了我锻炼的机会和发展的空间。”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优秀共产党员”、铸件部

  • 合肥平楼社区激活非公企业党建“一池春水”

    摘要:本报讯今年以来,合肥市庐阳区海棠街道平楼社区为了进一步提升为辖区企业服务工作覆盖面,做好“四送一服”工作,紧抓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牛鼻子”,稳步强化了辖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凝聚力、执行力和战斗力。

  • 垃圾桶里的变化折射新食尚

    摘要:“这段时间,矿办公楼、各生产单位和职工食堂的垃圾桶里几乎没有剩饭剩菜了。”9月3日午后,拎着泔水桶正在收集剩饭剩菜的退休职工老朱感慨地说道。他说,过去自己每天早中晚都会来矿里的各个食品垃圾桶里收集职工

放大 缩小 默认

名师高徒,一起乘风破浪

——芜湖新兴铸管导师带徒活动成果斐然

   期次:第7433期   

“师带徒,传授的不仅是技能、经验,更是一种职业精神、工匠精神。感谢公司的‘师带徒’制度,不仅为我配备了技术过硬的师傅,还给了我锻炼的机会和发展的空间。”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优秀共产党员”、铸件部计算机程序员高权动情地对笔者说出自己的感受。

凡学百艺,莫不有师。年轻员工跟着师傅学技能、学做人,一直是芜湖新兴铸管的优良传统,而师徒间的传承更是工匠精神的传递。一直以来,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充分发挥先进模范、高技能人才的“传、帮、带”作用,为青年职工快速成长拓展通道。公司制定《岗前、师带徒和大学生培养培训管理办法》,采取组织安排为主、双向选择为辅的方式选聘岗位技能优异、职业道德优良的师傅,签订《师带徒培训合同》,对按期完成师带徒培训目标的师傅发放特别津贴。随着“师带徒”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一大批优秀青年职工技艺精进、快速成长,如雨后春笋般脱颖而出。“一日为师,终身为师”,师带徒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联结在全国劳模宋红伟和黄世勇这对师徒之间。

“宋红伟是我永远的师傅。师傅身上有大国工匠的风范,他工作时的专注眼神、迅捷动作、细致思考,无不感动着我、激励着我。”十多年来,师徒俩并肩作战、合力攻关,破解了一个又一个生产技术难题,陆续开发出左旋精轧螺纹、树脂锚杆钢等填补省内空白的产品。师傅宋红伟相继荣获江淮工匠标兵、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并走上了轧钢部部长的管理岗位。徒弟黄世勇的技术水平迅速提升,成为部门技术骨干,先后获评安徽省技术能手、芜湖首席技师。

2019年初,芜湖工匠年度人物、芜湖市劳动模范、公司四级技术专家要增志与2018届入职大学生吕欢欢结对为师徒。在一年半的学习工作中,要增志对吕欢欢进行传帮带,教授业务技能,熟悉生产工艺,传输专业知识,使其很快具备了一名机械工程师的任职能力。在师傅要增志的指导帮助下,吕欢欢积极参与实施了热模制芯砂芯自动旋转、熔炼喷镁球化改造、新增30T电炉等技改项目。前不久,吕欢欢进入精益管理推进组,负责部门设备TPM(全员生产维护)管理工作。“没有可靠的钢水测温数据,就谈不上提升产品质量,对客户的承诺就是一句空话。”在集团公司劳动模范、技术带头人丁理看来,刚毕业的大学生缺少的往往不是理论知识,而是掌握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的实际经验。因此,他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全部的经验传授给徒弟。面对生产过程中的难点痛点,丁理带领徒弟解决电气疑难杂症,对各种高能耗设备、操作不便捷岗位进行改造。2019年以来,先后完成炼钢除尘器高压变频节能降耗改造、厂房照明节能降耗改造、钢水快测升级改造等11项重大技术创新项目,累计增效近千万元。张翔等一批青年学生迅速成长为技术骨干,成为“丁理创新工作室”的骨干成员。

2018年10月,刚入厂3个月的文志愈与水工技师宗金虎签订师徒协议。在师傅尽心竭力的言传身教下,文志愈积极汲取熟悉有关高炉冷却系统的各项知识和工艺操作控制方法,严格将冷却系统的各项参数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证冷却设备稳定运行。高炉中修期间,他协助师傅圆满完成了冷却管道更换、风口平台缺口封堵等检修项目,受到领导、同事的一致好评。2019年12月,文志愈被提拔为一号高炉实习工长。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原燃料进厂受阻、连续大雨暴雨、高温暴晒等不利条件,他带领同事们狠抓安全生产管理,优化生产组织,打好炉役后期生产战。截至6月份,一号高炉已安全、稳定、高效运行8周年,单位炉容出铁量8106吨/立方,居国内同类型高炉前列。

师徒薪火相传,匠心筑梦未来。“师带徒”为青年职工岗位成才摸索出一条快速成长的“绿色通道”,涌现出一大批岗位能手、业务骨干,为芜湖新兴铸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许玮)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