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1-10-19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摘要:◆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拟提请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的文件。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中宣部授予张连印“时代楷模”称号。◆第九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上海开幕。◆民革中央举行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座

  • 聚焦科技转化推动制度创新

    摘要:本报讯“一年来,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紧紧围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引领区的战略定位,紧扣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产业发展和标准规制流程再造等三种制度创新类型,形成了一批覆盖面

  • 对接“远亲戚”援助“显真情”

    摘要:本报讯日前,为期5天的首次“践行新思想·奋进新时代”安徽省教科文卫体工会系统对口援助西部劳模先进志愿服务活动在青海省拉开帷幕,青海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志忠,安徽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阮怀楼

  • 民生工程集中宣传

    摘要:10月18日,在安庆市迎江区龙狮桥乡任店社区在北区广场,民生工程集中宣传活动正如火如荼进行着。当天上午,迎江区民生工程宣传员面对面向居民宣传养老、医疗、残疾人康复、孕前优生、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已婚

  • 我省前三季度进出口总值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摘要:本报讯10月15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办2021年前三季度安徽外贸情况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据海关统计,2021年前三季度,我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994.1亿元人民币,创下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 企业结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

    摘要:本报讯日前,省总工会党组成员、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机关党委书记曾传发一行赴大董村走访慰问并开展“万企兴万村”帮扶共建签约活动。帮扶企业天能集团、宝业瑞祥、吕长明清真食品3家企业负责人,围绕如何在大董村

  • 充分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模范引领作用

    摘要:韩文高,安徽曙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氰化物作业部常务副部长兼设备管理部副部长、党支部书记,曾获“安徽省十大能工巧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从1996年至今,韩文高共主持组织了46项QC攻关课题,带领

  • 以创新和责任守护万家灯火

    摘要:张作盛,国网合肥供电公司配网运营中心(不停电作业中心)不停电作业一班班员,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劳动模范。他,被称作是行走在城市上空的“特种兵”;他,是爱岗敬业的技术能手。自2012年大学毕业进入合肥

  • 为乡村振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摘要:杨勇,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阜阳市太和县双浮镇党委委员。他五年前从一名基层农业技术人员走上乡镇领导干部岗位,身份和岗位虽然发生了变化,但身为共产党员的他,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没有变。他认真贯彻执行

  • 省直工会举办学前和小学教育家长辅导讲座

    摘要:本报讯为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10月14日,省直工会举办“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家长辅导讲座两场报告会,90多个厅局单位1000余名干部职工参加,场场人员爆满、座无虚席。安徽师范大学教育

  • 摘要:党的群团工作的政治性,主要体现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承担起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为夯实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作出贡献上。这是群团组织同一般社会组织的根本区别,也应该成为衡量群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

聚焦科技转化推动制度创新

   期次:第7697期   

本报讯 “一年来,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紧紧围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引领区的战略定位,紧扣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产业发展和标准规制流程再造等三种制度创新类型,形成了一批覆盖面广、精准度高、首创性强的制度创新成果。”10月15日,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一周年新闻发布会上,合肥市委常委、副市长路军透露,“长三角G60环境科技产业协同创新模式”入选长三角自贸试验区首批制度创新案例,“‘一网通’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体系”被国务院服务贸易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列为国家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

聚焦贸易投资便利化推动制度创新,合肥片区坚持问需于企、问计于企、问效于企,在海关大力支持下,创新实施“长三角海关特殊货物检查作业一体化改革”试点,对企业进口精密设备、仪器和原材料等实行“口岸外形查验、属地拆封查验”方式,平均每票通关时间压缩3-5天,仓储费用节省4万元,有效规避了影响产业安全的不确定因素,保证产业链平稳增效。打造“多元创新培育海内外跨境电商集散基地模式”,创新“跨境电商+中欧专列”出口模式,提升贸易通关便利化水平,带动跨境电商月清关单量从获批前 2 万单增至获批后超 100 万单,增长 50 倍;月交易额从获批前的 53 万美元增至获批后的 3870 万美元,增长 73 倍;落地“‘抵港直装’作业监管模式”,实现了企业仓库与港口作业间货物的“零延迟、零等待”;创新“外商投资‘集成管家式’全周期服务保障机制”,为外资企业提供全程留痕、全链保障的管家式服务。

聚焦重点产业发展推动制度创新,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结果导向,聚焦“芯屏汽合”“急终生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探索“高等教育双元制改革模式”,合肥学院与大众安徽设立国内首个具有中德双元制高等教育元素的现代产业学院——大众学院,为大众安徽乃至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持续输送高端应用型人才;开展“综保区内企业全流程‘外发加工’试点及加贸监管优化”,支持龙头企业扩大产能,助力联宝科技成为合肥首家营收“千亿”企业;落地“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模式”,帮助安徽叉车集团节约资金 2000 万元、订单响应时间从 3 天缩短为半天;实施“长三角 G60 环境科技产业协同创新模式”,集聚节能环保企业 150 家,年产值超 200亿元。创新“一站式金融智慧服务模式”,着力解决科创企业融资难题,目前累计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1000余家,提供资金支持近 20 亿元。创新“科创企业信用贷款新模式”,推出全省首个自贸试验区纯信用贷款产品,现已支持企业30余家,贷款额度超亿元。

聚焦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制度创新,在全国率先开展“产业化经费股权投资改革试点”,创新财政资金参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式,放大了财政资金的引领和杠杆效应,大幅缩短了股权投资企业以及股权退出的周期。目前,合肥创新院已对 110 家科创企业使用了产业化经费,带动社会资本投资 15 亿元。成功探索“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标准体系”,联合清华大学开展公共安全产业研发和产业化,建立国家标准,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探索开展“国有新型研发机构多元化改革”,建立企业化运营以及技术经理人激励机制,借力资本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成果投资决策时间由6个月缩短至1个月左右,合肥创新院现已孵化企业 170 家,注册资本总额16 亿元。联合推广“长三角‘双创券’通用通兑模式”,满足企业对于跨区域高端中介服务的采购需求,有效提高了长三角地区的协同创新水平;推动“知识产权‘轻松售、轻松购’助力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精准对接科研成果及企业技术需求。

(本报记者 魏如冰)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4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