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2-03-07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寿县保义“二月二”龙灯会

    摘要:“二月二来龙抬头,田野扶犁吆耕牛。香烟缕缕祭玉龙,祈盼春雨满地流。燃烛驱虫除邪恶,剃头修面去病愁。千家万户炒金豆,龙抬头节兴龙族”。这首民间歌谣流传了千余年。“二月二,龙抬头”又称“春龙节”。“七八岁

  • 老家的生姜

    摘要:老家也种姜。老家的老人常说,男不离姜,女不离艾。又说,男不离姜,女不离糖。这糖就是红糖。小时候,我一点也不害怕伤风感冒,有时候还盼着受凉,这样就能喝到红糖姜汁汤了。一有头疼发烧,奶奶就烧一大碗,让我趁

  • 大蜀山春韵

    摘要:大蜀山位于合肥市西郊,是国家4A级森林公园。日前,我慕名而来,徒步半天却不觉疲劳,只缘身心沉醉于风景中。大蜀山系大别山余脉,海拔284米,周围有蜀山湖、南玉兰湖、北玉兰湖揽蜀山于怀,山水呼应,和谐相融

  • 春雷响万物长

    摘要:雨水节气过后,春天不再羞羞答答,而是加快脚步,转眼间已到惊蛰。“春雷响,万物长。”春雷乍动,犹如一声号令,所有蛰伏的生灵刹那间醒来,该起身的起身,该爬行的爬行,该啁啾的啁啾。正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

  • 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摘要:“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的岗位……”《雷锋日记》中这些脍炙人

放大 缩小 默认

寿县保义“二月二”龙灯会

   期次:第7790期   作者:□朱绍学

“二月二来龙抬头,田野扶犁吆耕牛。香烟缕缕祭玉龙,祈盼春雨满地流。燃烛驱虫除邪恶,剃头修面去病愁。千家万户炒金豆,龙抬头节兴龙族”。这首民间歌谣流传了千余年。

“二月二,龙抬头”又称“春龙节”。“七八岁玩草龙,十五六岁耍小龙,青年壮年舞大龙。”寿县保义“二月二”龙灯会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当地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已获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保义镇位于江淮分水岭,地势较高,十年九旱,百姓生活用水十分困难,被称为“晒网滩”。旧时,每逢“二月二”,镇上张、常、洪、黄、夏等五大家族齐聚镇南五福寺议事,同时每姓出一条龙进行沿街表演,祈求来年雨水充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扎龙灯的竹子是用生长多年且韧性极好的荆竹,龙头的骨架扎成后糊上彩纸,彩纸上贴满用金箔纸制成圆锥状的“鼓钉泡”,安装两个彩灯泡做龙眼,用上色的上等丝麻做龙须,把龙头装扮得目光炯炯、须髯飘飘、威风八面。龙尾是扁的,像鲤鱼的尾鳍,还有许多刺,龙头和龙尾都有许多彩色纸片做成的鳞甲。龙身由若干竹条扎成圆筒状,节节相连,外面覆罩透光效果较好的白布,里面点上蜡烛,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掌竿,舞动起来银光闪烁,煞是好看。

舞龙的都是镇上五大家族的后生。他们舞龙时,每个人要承受 50 多斤的重量,并要连续两个小时不停地跟着龙珠的指挥上下舞动。虽然舞龙是件苦差事,但五大家族的人极为重视,每年“二月二”早晨,后生们早早穿戴好服饰,来到广场,做好相关准备。

舞龙的时候,常常伴有数十盏云灯相随,几十位后生举着巨龙在云灯里上下穿行,时而腾起,时而俯冲,变化万千,间有爆竹烟花,大有腾云驾雾之势!下面簇拥着成百上千狂欢的人们,锣鼓齐鸣,蔚为壮观,好不热闹!龙灯舞蹈时,一人手持龙珠,在龙头前领舞,随鼓乐伴奏,表现龙抢宝珠。龙灯的动作有神龙摆尾、龙潜九渊、金龙蟠玉柱等。游、穿、腾、跃、翻、滚、戏、缠等动作和套路,充分展示龙的精气神韵。舞弄起来,左耸右伏,九曲十回,时缓时急,蜿蜒翻腾,轻捷矫健。或由两条龙一起表演二龙戏珠,扛龙头者单膝着地,做抢夺龙珠之势开始左右摇转,后面的龙躯也随之翻涌舞动,一时双龙互舞,动作有金龙喷水、雪花盖顶、白鹤展翅、双跳龙门等,时而凌空穿梭,时而迂回俯冲,如翻江倒海之势,似腾空破浪之状,精彩纷呈让人目不暇接。

年少时,我曾问父亲,对于舞龙这个耗力气的苦差事,大家为什么乐此不疲。父亲感慨地说:“咱们村之所以能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深耕细作不断与自然抗争,人丁越来越兴旺,生活越来越幸福,离不开大家的相互帮衬、和谐相处、齐心协力。一人只能扛旗子,众人才能舞巨龙。只有乡邻团结友爱,不计较多出力,咱村才会越来越好……”

二月,是春天的号角吹响的时候,是姹紫嫣红万物复苏的时候。我们这些龙的传人,就从“二月二”出发,以龙的姿态,勇往直前奋力拼搏,用我们的智慧,永不言输的顽强精神,去开创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4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