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2-08-22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摘要:(上接第1版)随着十八联圩湿地三期工程的完工,总面积100平方公里、投资近60亿元的环巢湖十大湿地全面建成,目前恢复修复湿地6.5万亩,种植乔木41万株,灌木335.4万平方米,水生植被906万平方米

  • 防汛关键期,如何防范应对山洪

    摘要:当前北方地区还处于防汛关键期。预计8月20日夜间至23日,北方部分地区发生山洪的气象风险高,专家提醒要做好防范应对。中央气象台预计,8月20日夜间至23日,北方还将有新一轮降雨过程,降雨覆盖区域与之前

  • 科技赋能长城保护

    摘要:新华社北京8月21日电(记者罗鑫)在此间举行的2022北京长城文化节上,北京市文物局局长陈名杰介绍,近年来,北京将考古发掘引入长城保护修缮,运用数字科技赋能长城保护,为长城本体保护、长城价值研究提供了

  • 今年以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万列

    摘要:新华社北京8月21日电(记者樊曦)21日,随着中欧班列(西安—汉堡)从西安国际港站开出,今年以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达10000列,较去年提前10天破万列;今年累计发送货物97.2万标箱,同比增长5%,综

  • 教育部发布《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白皮书》

    摘要:新华社天津8月20日电(记者梁姊王宁)20日,在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期间,教育部发布《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白皮书》,向世界介绍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经验。白皮书介绍,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

  • 高温干旱加重欧洲电力短缺

    摘要:今年入夏以来,欧洲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大部分地区较以往更加干燥,一些国家的降水量跌破纪录。高温干旱在导致用电需求大增的同时对电力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令欧洲电力短缺困境进一步加剧。法国是欧洲最大的核电生产

  • 我国多地继续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各项工作

    摘要:近期,我国多地出现强降雨过程,与前期降雨落区高度重叠,致灾性强。与此同时,部分地区高温干旱持续发展。面对防汛抗旱形势,当地正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工作。记者在青海、辽宁、重庆、湖南、江西等地就此进行了采访。

放大 缩小 默认
   期次:第7904期   

(上接第1版)

随着十八联圩湿地三期工程的完工,总面积100 平方公里、投资近60亿元的环巢湖十大湿地全面建成,目前恢复修复湿地6.5万亩,种植乔木41万株,灌木335.4万平方米,水生植被906万平方米。

据合肥市林业和园林局湿地管理处谷勇介绍,湿地修复取得了阶段性生态效应,湿地净化功能不断提升,十大湿地日均净化水量可达120万立方;调蓄洪水能力显著增强,有效保护了主城区安全。“巢湖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环湖湿地植物达562种,鸟类达303种。”谷勇说,“像东方白鹳、白琵鹭、红胸秋沙鸭、蓑羽鹤等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选择在这里栖息、繁衍。”

合肥还在大力构建巢湖生态廊道,充分发挥巢湖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生态功能,加快建设环湖百里绿廊,全面提升林带绿量和绿道标准,实现骆岗公园和环巢湖湿地绿项链“珠联璧合”。

“巢湖的环境是越来越好,百姓的收入是越来越高,生活的幸福感也越来越强。”长临河镇罗洪社区党委书记梅斌一句话总结了两年的变化。

合肥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力实施碧水、安澜、富民三大工程,稳步提升巢湖水质,聚力把巢湖打造成合肥最好的名片。

“总书记的讲话令我们精神振奋、倍受鼓舞。”长临河镇白马社区党委书记宣典胜告诉记者,两年来,该社区以乡村振兴为契机,通过盘活闲置的集体资源、流转土地等提高村集体收入;通过道路硬化、安装路灯等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其中山口凌村发展民宿餐饮项目,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和致富。

当前,合肥正在探索研究湿地可持续利用模式,打通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化实现途径,实施环巢湖十大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努力实现发展“高质量”和生态“高颜值”有机统一;持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加快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当地人能增收、周边人有去处、外地人喜欢来,打造环境美、文化热、旅游火、百姓富的美丽乡村,让环湖广大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成果转化 结出“产业之果”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安徽时强调,“安徽要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靠创新。要进一步夯实创新的基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日前,记者来到被称为合肥“最强大脑”的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巢湖明月”。

“自对外提供服务以来,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在科研、产业、民生领域取得了初步成果。”据合肥市大数据资产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屠冉介绍,“巢湖明月”可以为省市气象、环保、水利、交通、公安等部门在气象数值预报、空气质量检测、水源水质监测、高速公路安全监控、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等方面提供算力支撑,加速智慧城市建设。

“巢湖明月”通过整合算力、算法、方案等资源优势,开展“走进芯屏汽合”系列活动,目前为科大讯飞、蔚来汽车等一批重点战新企业及一批人工智能中小企业提供算力支撑。同时,依托合肥先进计算中心的算力资源,国内首个“经典——量子”协同全球开发者平台——量子计算全球开发者平台在肥应运而生,为全球量子计算从业者、开发者及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专业双创空间。

此外,合肥先进计算中心与国家超算昆山中心、上海超算中心、苏州超算中心、乌镇之光智算中心共建长三角先进计算联盟,在人才培养、算力统筹、科技创新、产业协同等方面开展合作,聚集更多优势计算资源。

两年来,创新已成为合肥最鲜明的城市气质、最强大的发展底气。“创新之花”如何开出“产业之果”?带着疑问,记者来到了位于巢湖之滨的安徽创新馆。

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号、量子计算机“祖冲之号”……作为展示安徽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窗口,3 年间,安徽创新馆内已汇聚展示安徽重大科技和产业创新成果1800 余件。

安徽创新馆牢记嘱托,积极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的安徽科技大市场,打造长三角区域重要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全面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功能,大力推动科技成果就地交易、就地转化、就地应用。

“创新馆常态化开展科技成果交易,线下举办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线上打造全省统一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争取做到‘线下月月有活动、线上天天有交易’。”安徽创新馆服务管理中心主任陈林表示,“开馆以来,累计举办科技成果转化活动 220 余场,汇聚发布科技成果 2600 多项,促成交易额400多亿元。”

为更好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安徽创新馆探索“前店后坊”发展模式,建设运营云谷创新园,建成安徽科技大市场首个成果产业化基地,在园区内打造国内一流人工智能场景应用示范街,推出量子通信等近10种人工智能场景、20多种科技成果展示应用。市场化建设运营合肥高新、包河、长丰、肥西、巢湖5个分级市场,线上线下入驻30余家服务机构,服务企业近万余家次。

下一步,安徽创新馆将聚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着力打造技术开发、转化交易、项目孵化、展示推广四位一体的区域性创新创业平台,建强用好安徽科技大市场,让更多的科技成果实现就地交易、转化和应用。

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不负重托,唯有牢记使命。合肥戮力同心、乘势而上,奋力走好赶考路,不断谱写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篇章。(本报记者 胡佳佳)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4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