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04-12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我省石台旌德两县入选

    摘要:本报讯日前,财政部网站公告,经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专家评审,确定了2024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市、区)公示名单,全国共35个,我省遴选推荐的石台县、旌德县成功入选。获批后,中央财政

  • 宿州:国家安全日”普法进社区

    摘要:4月11日上午,宿州市埇桥区马号社区,法官向社区居民讲解国家安全常识。今年4月15日是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4月11日上午,宿州市埇桥区法院组织党员干警走进马号社区,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讲进社

  • 宣城市宣州区“先行先试”推进排污权交易改革

    摘要:本报讯近年来,宣城市宣州区扎实推进排污权交易改革,通过排污权有偿使用,将市场机制引入环境污染治理,降低社会污染治理成本,提高环境资源配置效率,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项共赢。规范建立县级排污

  • 铜陵市以“加减乘除”厚植双创沃土

    摘要:本报讯2024年以来,铜陵市全方位发力,不断创新改进工作方法,运用“加、减、乘、除”,多举措优化营商环境,厚植双创沃土。“加”常态服务。一是将双创载体在孵企业人才招聘及产品推广需求征集纳入常态化服务,

  • 黄山市竹产业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效

    摘要:本报讯近年来,黄山市积极推进竹产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全市竹林面积发展到118.1万亩,黄山区、歙县分别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中国竹子之乡”、“中国特色竹乡”。黄山区汤口镇、龙门乡、歙县石门乡、黟

  • 淮北市推行“嵌入式”养老新模式

    摘要:本报讯淮北市作为第三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因地制宜推行“居家+社区+机构”“嵌入式”养老新模式,让机构专业养老服务延伸到社区和家庭,为老年人就近提供就餐、就医、文娱活动等服务,满足老年

  • 合肥市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七万件

    摘要:本报讯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专利数据,2024年1-2月合肥市授权专利8591件,其中发明专利2691件,增速超百分百。截至2024年2月,全市拥有有效发明70323件,占全省数量的39.67%;万人

  • 我国商品条码企业用户量和商品数据量均居全球首位

    摘要:央视讯据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统计,到2024年3月底,我国商品条码企业用户总量已超过58万家,连续多年居全球领先位置;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商品数据库,相关数据显示,截止到2024年4月7日,我国登记使用商品

放大 缩小 默认

淮北市推行“嵌入式”养老新模式

   期次:第8307期   

本报讯 淮北市作为第三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因地制宜推行“居家+社区+机构”“嵌入式”养老新模式,让机构专业养老服务延伸到社区和家庭,为老年人就近提供就餐、就医、文娱活动等服务,满足老年人“养老不离家”“离家不离亲”的养老需求。目前,全市已建成“嵌入式”养老机构 11 家,覆盖社区 50 余个,惠及老人 4 万余人。

家门口设点,推动养老布局更加合理。坚持宜建则建、宜改则改,依托社区内部或社区附近的地缘优势,用好城市“金角银边”,优先在老龄化程度高、基础设施较好、交通便利的位置选址布局。选定厂矿社区,针对部分煤矿关停并转,退休职工较多的实际,民政部门将矿区“三供一业”移交的闲置资源进行改建扩建、完善功能,建成集全托、日托、日间照料为一体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选定新建小区,落实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政策,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新建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近年来,先后配建相山区城里社区、烈山区任楼街道、杜集区岱北社区等一批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选定中心城区,鼓励引导辖区国有企业响应国家政策,积极发展养老产业,盘活资产开展养老服务。淮海实业集团公司将市中心原办公大楼进行高标准改造,建设成集机构、社区和居家养老为一体的高端养老服务综合体。

多元化运营,推动养老市场更加灵活。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入社会养老服务公司进驻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根据养老市场发展需要,灵活采取单体、合作、连锁等方式开展经营活动。实行单体经营。安徽颐雅堂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等 7 家养老企业依托各自的管理人才、服务团队及市场品牌实行独立经营,自主决策、自负盈亏。实行合作经营。为满足老年人医养结合的需求,养老服务中心通过与特色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合作共建,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医疗服务。烈山区海孜社区依托海孜医院建设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打造医—康—养—护“四位一体”的养老服务新模式。实行连锁经营。为实现规模效益、扩大影响力,部分实力较强的养老服务公司纷纷增加养老布点,打造连锁品牌,统一经营理念、管理模式、服务内容、标准规范。广泰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在成功运营相山区城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基础上,相继在玖珑府、天赐良缘小区投资建设2家养老机构。

集成式供给,推动养老服务更加优质。通过整合机构、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资源,着力打造“四嵌三入一床位”养老服务综合体。提供给“四嵌”服务,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内开办老年食堂“嵌餐”,研制推出适合老年人的营养套餐。设立老年护理室“嵌护”,对有照护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口腔检查、伤口换药等40余项基本医护介入服务。定期邀请市人民医院、矿工医院医生坐诊“嵌康”。根据老人健康情况,提供“养老中心助浴+居家助浴”服务,在养老服务中心设置助浴室“嵌浴”,配备助力扶手、沐浴椅、防滑垫等,由助浴师帮助洗澡,针对失能半失能老人,由专门护士、助浴师上门提供洗头、泡澡、理发、剪指甲、床上杀菌除臭等“一条龙”服务。提供“三入”服务,推行“白天接受照顾,晚上回家休息”的“入照”服务模式,开设日间照料中心,为周边老年人提供日间休息、生活照料、文化娱乐等社区养老服务。开展“关爱来敲门”探访陪伴独居老人活动的“入户”服务模式,通过定期上门拉家常,详细了解老年人身心健康、家庭生活及日常需求,累计为老年人免费送医药、送物资、送劳力、送理发等5万余次。针对家中暂时无人照顾的老人,提供 1-6 个月短期集中住宿托养服务的“入托”模式,给长期照料老人的家属休整休息。为满足失能失智“不能离家”老人养老需求提供“一床位”服务,对家居设施进行适老化改造,通过安装呼叫终端、充气床垫、电子围栏等,建设家庭养老床位200个,结合老年人身体状况开展标准化护理、个性化服务5000余次。

多要素保障,推动养老产业更加持续。强化财政支持,对新建或改建的县(区)、镇(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分别给予 5 万、2 万、0.75 万元一次性建设补贴;对实行社会化运营的养老服务中心,按照收住对象轻、中、重度失能失智程度,分别给予运营主体不低于 300元/人、400 元/人、600 元/人的运营补贴;对享受居家上门服务的特殊困难老人,按照失能老人 200 元/月、自理老人100元/月的标准给予补贴。强化数字赋能,依托物联网互联网技术,持续提升养老产业数字化水平,投资900余万元高标准建成全市统一的集信息发布、养老服务、平台监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互联网+养老”智慧平台,涵盖呼叫中心、居家上门服务、健康养老咨询、监管等8大类56项服务,将实时监控、消防报警、食品安全、视频会议等融入平台,实现线上监管调度与线下提供服务实时联动。平台目前覆盖3700 多名老年人,签订服务商 80 余家,累计服务 34.2 万余人次,近48.5万工时。强化人才培养,淮北职业技术学院采用“引企进校”模式,与爱晖康养公司合作成立养老服务专业,设立订单班培养专业人才;民政、人社等部门通过线上线下组织专场招聘会,开展免费技能培训,积极推动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健全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落实护理员持证奖励、入职奖补等优惠政策,200多名从业人员取得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闵郑)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4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