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隆铜业公司稀贵车间生产现场,曹孔义正在指导儿子曹康(图右)从反应釜中小心翼翼地提取硒金属回收过程中的液体样本。
有着二十多年从业经历的冶炼工人曹孔义恨不得把所有关于贵金属冶炼的知识都传授给曹康,以便他在职场上尽快成长。曹孔义家庭是个典型的“冶炼世家”,他的父亲曹继庭1968年就进入了新中国第一座冶炼厂从事冶炼工作,到2019年曹康从专业学校毕业进入金隆铜业公司成为一名贵金属冶炼工人时,曹家已是三代冶炼人了。
曹康进入稀贵课熔炼大班后,好学上进,短时间内就从学徒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卡炉主控。刚刚二十岁出头的曹康说,他虽然从事的是和爷爷当年一样的冶炼工作,但“此冶炼非彼冶炼”,爷爷当年炼铜时全靠肩扛手提和经验判断,而现在他只要坐在控制室的电脑前轻敲键盘、移动鼠标,各种冶炼工艺技术参数就会全部出现在屏幕上,完全颠覆了小时候对冶炼工人和冶炼工作的认知。章庆/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