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1-02-23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劳模(工匠)爱心志愿服务队在行动

    摘要:2021春节期间,有这样一支队伍,身穿劳模(工匠)爱心志愿队队服,别上了劳模(工匠)爱心志愿队队徽,穿行在新芜经济开发区和乡村农户间,为开发区企业就地过年的外来职工送上爱心大礼包。为困难老党员、困难家

  • “春风行动”助就业

    摘要:2月20日,黄山区总工会在黄山区2021年“就业春风行动”招聘会现场,全方位、多渠道宣传农民工就业服务,让有转移就业意愿的农村劳动者和节后返岗务工人员得到便捷的政策咨询、岗位信息、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和

  • 为驻企“工会特派员”叫好

    摘要:2020年,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高新技术产业园金马包装有限公司职工罗婷作为技术人才被企业从外省聘请到贵州工作,由于孩子户口问题无法在本地上学,她因此有了辞职的想法。龙里县总工会派驻企业的工

  • 部署“双学周”谋划开新局

    摘要:本报讯2月19日,和县供电公司工会系统统一部署“双学周”系列收心学习活动,组织召开工会委员会(扩大)会议。公司工会委员会成员、省管产业单位工会以及工会小组负责人通过集体学习和专题研讨,强化理论和业务学

  • 学安全知识拿新年彩头

    摘要:本报讯“这个必须点赞!既学习了安全知识,又即时兑现‘红包’奖励,拿到企业给予的新年‘彩头’。”2月20日,淮北矿业集团朱仙庄矿综采一区职工谭春艳完成安全知识有奖答题后格外高兴,“重要的是通过有奖答题抢

  • 送医送药送健康助力脱贫奔小康

    摘要: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然而,“辛辛苦苦奔小康,得场大病全泡汤”却是不少群众面临疾病时的真实写照,做好健康扶贫工作因此成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举。

放大 缩小 默认

送医送药送健康助力脱贫奔小康

——2020年度省教科文卫体系统“跟着劳模去扶贫”送医送药下乡活动综述

   期次:第7539期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然而,“辛辛苦苦奔小康,得场大病全泡汤”却是不少群众面临疾病时的真实写照,做好健康扶贫工作因此成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举。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发挥自身优势,组织直属高校附属医院面向部分贫困地区开展“关爱基层一线,送医送药义诊活动”,通过宣传、义诊、培训、捐赠等形式关爱广大乡村教师和困难群众的身心健康,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提升健康意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工会力量。

高度重视见行动

2020年6月,为响应省总工会进一步深化全省“跟着劳模去扶贫”活动的号召,省教科文卫体工会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2020年度“跟着劳模去扶贫”送医送药下乡活动的通知》,通过搭建“扶贫健康桥”,为贫困户现场诊疗、送医送药、结对救助。同年7月,全省系统送医送药下乡活动拉开帷幕,省教科文卫体工会组织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劳动模范和医护专家,赴定远县炉桥镇滨湖村开展首场“跟着劳模去扶贫”送医送药下乡活动。活动当天,来自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劳动模范、医护专家为村民们进行了常见病的义诊服务和用药指导,免费予以B超、心电图、血压血糖等检测和针灸理疗,并为滨湖村卫生室捐赠了价值2万元的医疗器械,为当地困难群众捐赠了价值3万元的爱心健康包。活动期间,帮扶人员一行还走访慰问了当地特困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省教科文卫体工会的引领下,各高校附属医院高度重视、立即行动,“跟着劳模去扶贫”送医送药下乡活动的火苗迅速在全省多地蔓延开来,给贫困地区的百姓带去了光和热。

2020年8月28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工会组织专家前往肥西县三河医院开展送医送药下乡暨义诊活动,向肥西县三河医院捐赠药品、设备,同时为当地村民提供了义诊服务。值得一提的是,事前,院工会根据活动的整体部署与肥西县三河医院取得了联系,充分了解了对方的实际需求,制定了常用药品和医疗设备需求采购清单,得到了院党委的高度重视,并召开了专题会议。针对当地的多发病、常见病,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工会遴选了包括“安徽省五一巾帼标兵”郑凌在内的10名临床专家开展义诊。郑凌在开展义诊的同时,还深入肥西县三河医院病房进行教学查房,收获了良好效果。

因地制宜解民忧

我省贫困地区分布较广,贫困程度各异,群众需求也不尽相

同。如何将送医送药下乡活动办到群众的心坎里?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及直属高校附属医院针对各地区特点“对症下药”。

界首市邴集乡大董村是省总工会定点帮扶村。大董村的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多,一直存在着看病难的问题。2020年10月13日至14日,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工会组织了8名临床医生,赴大董村与省教科文卫体工会联合开展了“跟着劳模去扶贫”送医送药义诊活动。活动前,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工会积极与大董村卫生院沟通,了解当地医疗卫生情况,根据当地空巢老人多且年龄偏大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派出了骨伤科、心内科、推拿科、针灸康复科、呼吸内科、妇科、老年病科、神经外科等科室医生前去义诊。活动现场,医生们为村民们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检查,在诊断病情之余,还耐心讲解致病原因和治疗方法,指导村民合理用药。

2020年入汛后,我省发生了多轮强降雨过程,巢湖市裕溪河水位持续居高不下,银屏镇内多个圩堤出现险情,多名群众被转移安置。受灾群众的身体情况怎么样?2020年8月5日,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工会安排了一支由多科室的专家劳模组建的医护队伍赴银屏镇钓鱼村,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常见病的义诊服务、用药指导,并送去了一批常用药品和医疗物资。

“洪水无情人有情,感谢工会,感谢劳模,感谢专家!”村民们感慨而发。

对口联系送关怀

2020年9月1日一大早,淮南市潘集区泥河镇黑土李村的村委会大院里聚集了许多村民。听说有来自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医疗专家前来义诊,乡亲们特地起了个早。与此同时,在淮南市第五人民医院手术室,与义诊服务队同期抵达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主任肖成玮和助手王丹丹,顾不上长途奔波的劳累,在当地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下,为淮南市第五人民医院的一名患者实施了“经腹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该台手术拉开了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驻点对口帮扶淮南市第五人民医院的序幕。

“来自我院骨科的王志焘、妇产科的王丹丹、泌尿外科的朱奎,以及感染科的李珊珊是首批驻点对口帮扶医疗队队员。即日起,他们分赴淮南市第五人民医院的对口科室,在半年时间内与当地医务人员共同承担临床医疗任务。”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后,该院不仅会在人才建设、学科发展、业务管理、科学研究等方面为淮南市第五人民医院提供支持,而且会以科室协作为杠杆,以派驻优秀中青年医务人员和开展专家会诊、手术、讲座为主要方式,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常态化的交流与合作,满足群众就近就医需求,造福一方百姓。

黄山市歙县街口镇是省健康脱贫“百医驻村”行动的定点村镇。2020年9月18日,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组织了劳模代表及临床医护专家共16人赴黄山市歙县街口镇,开展“跟着劳模去扶贫”送医送药下乡活动。在提供义诊服务的同时,专家们还为村民、卫生院医务人员及街口中心学校师生举办了一场心肺复苏急救知识讲座,使当地百姓掌握了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增强了自我应急自救和互救能力。

群众欢迎创实效

测量血压、答疑解惑、指导用药……2020年8月7日、11月19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会先后赴太湖县江塘乡卫生院、寿县堰口镇许寺民族村卫生院,与省教科文卫体工会联合开展了两场“跟着劳模去扶贫”送医送药下乡活动。虽然日常工作十分繁忙,但是听闻要去贫困地区进行义诊,来自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多名专家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他们中有的刚下夜班还来不及吃饭就风尘仆仆地赶往活动现场,有的在义诊结束后匆匆扒了两口饭就立即返回医院参加手术。专家们表示:“只要能为健康扶贫助一份力,再辛苦也值了。”在许寺民族村的义诊现场,到场县领导向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领导提出要求加强联系,对县医院进行结对帮扶,提升县医院诊疗水平。“平常咱去城里的医院看一次病特别不容易,想不到今天专家到村里来给咱看病了!”2020年8月13日,六安市裕安区单王乡王楼村的村民们感受到了“跟着劳模去扶贫”送医送药下乡活动的温暖。省教科文卫体工会联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工会向王楼村卫生室捐赠了心电监护仪、电子血糖仪、电子血压计等价值5万元的医疗药品设备。当天,医护专家们顶着烈日为当地村民耐心诊疗。尽管天气炎热,专家们被求医的村民围坐在其中忙得汗流浃背,但是他们为百姓服务的热情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省教科文卫体工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0年度“跟着劳模去扶贫”送医送药下乡活动吸引了来自系统12家直属高校附属医院的300余名医护人员参加。他们中有的被评为省部级劳动模范、“抗疫先进个人”,有的曾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章”,都无一例外地发挥着劳模先进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让劳模精神在脱贫攻坚中熠熠生辉,为2万余名群众送去了总价值60万元的医疗器械及药品,每到一处,都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本报记者夏梦)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