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凳子、一把剪刀,简单的工具,熟练的手法,伴着电推剪的“嗡嗡”声和手剪的“咔嚓”声,一缕缕发丝掉落地上……理发完毕,老人们摸着自己一头清爽利落的短发,连声道谢。这是滁州市南谯区银西社区一家美容美发店店主吴翠萍开展“爱心义剪”活动经常遇到的场景。每月一次的义剪献爱心,吴翠萍已坚持了十年,她用手中的一把剪刀,传递出人间温情。“我们也没有别的手艺,理发算是我们的一技之长,开展义剪也是为了帮助别人,尽一份社会责任。”吴翠萍朴实地说。
“做快乐的义工,做义工很快乐。”谈起“爱心义剪”,要从十年前说起。当时一次偶然的机会,吴翠萍参加由社区组织的敬老院慰问活动,发现敬老院的老人们因没有家人在身边出行不方便,理发成了头疼的问题。热心的吴翠萍在和敬老院院长商定后,决定每月固定来一次为老人们“爱心义剪”。第二天,她就停业一天,带上理发工具去了敬老院。“剪完头发感觉舒服多了、好看多了,谢谢你,小吴!”在南谯区珠龙镇中心敬老院,孙夫梅老人拉着吴翠萍的手,乐得合不拢嘴。
十年来,吴翠萍带的徒弟换了一批又一批,她的理发店也几次搬迁,但是每个月,吴翠萍都要带领店员到敬老院义务理发一次,十年来从未中断。她说:“老人们住在这里丰衣足食,但是他们很需要社会的关爱,我们做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我要用自己的行动带动身边人,从小事做起,关心、关爱孤寡老人。”在她的影响下,她的儿子和徒弟也积极投身这项公益活动,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服务社会。十年来,吴翠萍的足迹遍及滁州多个敬老院,开展“爱心义剪”活动上百次,为敬老院和社区的孤寡老人义务理发上万人次。她用自己一颗善良之心,让孤寡老人不再孤单。“能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社会做点微薄的贡献,我们感到很开心、很满足。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我们想用自己的行动带动更多人来关爱老人。”吴翠萍这样说。
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理发店都停止了营业,平常最简单的理发却成了居民们的难题,坚守疫情防控一线的志愿者和社区老人们的理发问题也成了吴翠萍心中挂念的事。考虑到疫情期间,如果门店开业会造成人员集中,给疫情防控带来安全隐患,于是,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吴翠萍带着两位家人在银西社区好人角为社区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及“红领巾”志愿者提供“二月二,龙抬头”义剪志愿服务,为抗击疫情尽一份绵薄之力,得到大家的称赞。
去年3月,银西社区组建“让爱传递、爱心商圈”联盟,通过走访了解居民的需求,积极发动辖区企业、社会组织和商铺等单位和爱心人士共驻共建,开展组团式志愿服务。吴翠萍听说这个消息后第一个到社区报名,与社区签订共建协议并由社区授牌命名,主动为志愿者和困难群体认购了200份洗剪吹卡。在她的带动下,辖区16 家商铺纷纷加入。通过良性互动,如今的“爱心商圈”拉近了社区、居民、商铺、共建单位之间的距离,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吴翠萍身体力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志愿服务精神,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她说,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爱心、愿奉献,就能汇聚向善向上的强大力量。(李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