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1-03-18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全椒:农旅融合“好光景”

    摘要:3月14日,美术爱好者在全椒县二郎口镇浦北村桃园写生。近年来,全椒县依托当地农业、旅游资源,推进生态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形成“春花秋实四季采摘”的模式,辐

  • 姜保珍:不离不弃照料重病丈夫八载

    摘要:今年52岁的姜保珍,是宿松县凉亭镇东山村法华组一名普通妇女。身高不足一米五的她,八年来悉心照料重病丈夫,独自承担家庭重担,为全家撑起一片天的事迹在当地被传为佳话。2012年4月,姜保珍的丈夫贺连德在苏

  • 小手牵大手垃圾分类进校园

    摘要:3月16日,含山县环峰第三小学学生在学习垃圾分类。当日,由含山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城管局、县教育局、共青团含山县委联合举办的“小手牵大手文明一起走”垃圾分类绿色校园行活动走进含山县环峰第三小学。活

  • 冒充乡镇领导实施诈骗被捉

    摘要:本报讯近日,泗县屏山镇某面粉厂法人代表侯某报警称,其于当日7时许收到一自称“屏山镇党委书记”的人发来的微信好友申请,在添加对方为好友后,对方以让其帮忙走账为由,骗取其48万元。接到报案后,泗县公安局迅

  • 在外流浪三十余载六旬老人终回家

    摘要:本报讯近日,在合肥市救助站持续数月的努力下,在外流浪30余年的河南老人饶某刚终于踏上了返乡之路。2020年8月27日17时24分,合肥市公安局逍遥津派出所接热心市民报警,称在淮河路附近发现一名流浪人员

  • 安庆警方摧毁一特大网络传销犯罪团伙

    摘要:本报讯以高额返利为诱饵,以公司化运作为包装,诱骗他人发展下线,会员遍布全国各地。日前,安庆市公安局大观分局经侦大队历时1个多月,成功摧毁了一个涉及全国12个省市的特大网络传销犯罪团伙,涉案资金2亿余元

  • 扎根孤岛不言悔

    摘要:“再过几天就要开学了,我来把教室卫生打扫一下。”近日,在含山县运漕镇新海村河北自然村孤岛上的杨谢小学河北教学点,“中国好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汪开宽来到学校,整理教室,打扫卫生,迎接开学。汪开宽说

  • 七旬老人跳入池塘勇救两名落水儿童

    摘要:本报讯3月14日下午16时许,怀宁县马庙镇合一社区杨楼村民组72岁的村民朱友华正在自家菜地里种菜,突然听到一名女孩边哭边喊道:“快来救人啦,有人掉进池塘里了!”听到呼救声后,朱友华边脱衣服边向池塘边跑

放大 缩小 默认

扎根孤岛不言悔

——记“中国好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汪开宽

   期次:第7556期   


“再过几天就要开学了,我来把教室卫生打扫一下。”近日,在含山县运漕镇新海村河北自然村孤岛上的杨谢小学河北教学点,“中国好人”

“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汪开宽来到学校,整理教室,打扫卫生,迎接开学。汪开宽说:“中心学校为教学点送来了一台大电视,已经安装调试好了,以后上课更加方便了。”

含山县运漕镇新海村河北自然村是一个1.1平方公里的水上小岛,四周被裕溪河水环绕,南面与无为县一水相隔,距离运漕集镇约12公里。在这个孤岛上,汪开宽已经度过30多个春夏秋冬了。

1988 年,18 岁的汪开宽从含山师范学校毕业后,放弃了到条件好的小学教书的机会,毅然选择了没人愿意去的家乡学校。刚来时,学校有40多名学生和3名教师。学校条件很差,90多平方米的砖木瓦房,中间用芦席隔成几间教室,没有水和电,没有体育场地和音乐设备,学校周围没有围墙,教室里没有像样的桌子和板凳,甚至连一块像样的黑板都没有。可这一切难不倒充满激情的汪开宽。为保证学生安全,他让学生家长接送孩子上下学;没有自来水,他每天从家里烧好开水带来;没有桌子板凳,他省吃俭用,从办公经费里省出钱来逐渐添置;没有音乐设备,他将歌词写在黑板上,带着学生们唱歌,后来他买了电脑,就从网上下载歌曲伴奏。

到了 2008 年,一名代课教师退休,河北教学点只剩汪开宽一个老师了。教育部门准备撤掉河北教学点,一些学生家长不同意。他们认为,如果撤掉教学点,孩子上学就要先乘船过河,再走上30分钟路程才能到最近的杨谢小学,放学回家又要坐船,别的不说,单是坐船来回,家长们就觉得不安全。最终,教学点被保留下来。由于交通不便,孤岛上的6个自然村村民逐渐迁移走了,原先有600多人,现在实际生活在这里的已经不到100人了。学校学生也从最多时的近70人减少到现在的5人。原先这里还设有一至五个年级,现在这里只开设一年级和学前班。

30多年来,变化的是一拨拨学生从这里“起飞”,离开了教学点,不变的是汪开宽老师始终默默坚守在这里。虽然他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每天都要吃药,但他很少请假休息。汪开宽说:“虽然教学点地处偏僻,学生人数少,但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在我教过的学生当中,目前共有30人上了大学,其中有5人考上了研究生。看到我的学生长大成人,不管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我都为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三尺讲台,30多年的坚守与付出。汪开宽有多次机会可以离开这里,到条件更好的学校去工作,但他却选择留了下来。有一次,朋友甚至帮他协调好了工作调动的相关事宜,只要他去中心学校盖章办交接手续就行了,但他思考再三,还是放弃了调动的机会。因为他知道,自己走了,要是没有人愿意来这里,孩子们上学怎么办?河北自然村村民说:“村子四面环水,孩子们没地方去读书。汪老师几十年守着学校,哪里都不去,受苦受累从来不说,真是个好老师!”

2020年,教学点被淹,汪开宽就在租来的民房里给孩子们上课,不让孩子们落下一堂课。平时一有空,他就为孩子们进行辅导,让他们学到更多的知识。

现在,杨谢小学河北教学点还有5个孩子,1个读一年级,4个上学前班。汪开宽笑着说:“只要这里还有一个学生,我都会坚持下去。”

一个人坚守孤岛、默默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初心使命。2015年以来,汪开宽先后获得“马鞍山好人”“安徽好人”“中国好人”“心动2015·安徽年度新闻人物”“感动诗城2015年度十大人物”“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安徽最美教师”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面对荣誉,汪开宽从容淡定。他始终觉得,只要每天能站在讲台上教孩子们知识,就是他最大的快乐与幸福。(苏自山 张德林 文/图)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