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自己被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的消息时,蔡军正在一个剑拔弩张的调解现场。双方当事人是一对邻居,因为旧房改造所涉及的通道和排水纠纷,互不相让,互相指责,一方手持锄头,一方手持扁担,随时可能发生肢体冲突。得知他评上了人民调解的全国模范,现场气氛突然逆转,在场的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他,原本紧张的现场居然安静下来。“蔡所长,我们听你的!”一方当事人说道。就此,纠纷顺利化解。
今年34岁的蔡军,现任宿松县司法局凉亭司法所所长、凉亭镇枫驿村党总支书记。从事司法工作11年来,无论工作怎么变动,他都把自己当做是一颗钉子,牢牢钉在服务群众的各项工作之中。正是凭着这种钉钉子精神,他参与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663起,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150件,先后荣获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优秀公务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司法行政工作先进工作者、岗位学雷锋标兵等荣誉称号15次。
法律援助:钉在解困纾难上
法律援助中心是蔡军大学毕业后工作的第一岗,也是司法工作第一线。法律援助的对象主要是刑事诉讼中的未成年被告人,以及涉民事诉讼的贫困户、单亲家庭女性成员、讨薪农民工等。办理这类案件往往难度大、麻烦多,很难得到当事人认可,往往吃力不讨好。蔡军决心迎难而上,坚信宝刀锋自磨砺出。
2017年9月,凉亭镇一位农民工,在湖北黄梅一家建筑工地的楼房三楼施工时坠落,经医院抢救后不幸身亡。家属情绪失控,施工企业态度蛮横,冲突一触即发。蔡军接到援助任务后,先后4次自费出省进行调查协商,13次到受害者家庭上门疏导,宣传法律。就像钉钉子一样,钉准事实和法律,钉准依法处理的每一个关键环节,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赔偿协议,80万元经济损失全部及时履行到位。
人民调解:钉在排忧解难上
以枫桥经验为典型的人民调解作为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形式,早被国际社会称之为“东方经验”,要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人民调解无疑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凉亭镇是宿松县的北大门,治安环境直接关系到宿松的发展环境、招商引资环境,“三线三边”创优环境等整体形象。稳定压倒一切就必须在人民调解上下足“绣花”功夫。
李某某为征地拆迁,项某某为劳动争议,曾经信访却不信法,成为缠访多年的“老上访户”。蔡军接手这两起陈年旧案后,先是一头钉进浩繁的法律和政策里,连续熬了三个通宵;随后仔细研究二人多年来的数十份信访材料和接处信访部门的答复材料,然后板上钉钉,制定出息访方案,剩下的就是做通两人的思想工作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信访死结、心中纠结、问题症结被一一迎刃而解。先前常年待在家里上访的李某某,已外出务工,过年回家也不忘去司法所找蔡军谈谈心。
总支书记:钉在脱贫攻坚上
为了尽快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2018年7月,组织上安排蔡军担任凉亭镇枫驿村党总支书记,他二话不说,一下子就把自己全部身心钉在了全村的脱贫攻坚上。年迈的父亲成了桐城市的一名留守老人,母亲带着他 8 个月大的二宝在县城当上了全职保姆,妻子和 8 岁的儿子生活在另一个镇上的小学里。一家六口四地,常常是忙得三五天里电话都打不上一次,但他对自己肩上的责任,却不敢有丝毫懈怠。(下转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