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1-04-20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一名基层工会干部的真情扶贫路

    摘要:2017年5月至今,近4年时间,313地质队工会干部孟萍在扶贫的路上,用双脚丈量民情,用双手托举民生,勤勉工作,凭着坚忍不拔的意志、雷厉风行的作风,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用一名工会干部的满腔热情,

  • “便民义诊进社区”温暖开诊

    摘要:本报讯4月17日,由合肥高新区总工会联合高新区蜀麓中心党委、安医一附院高新分院开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便民义诊进社区”活动在蜀南庭苑中心广场温暖开诊。此次义诊,共有来自安医一附院高新分院普外科、中医科、

  • 快递小哥亮绝活行业技能展风采

    摘要:4月14日,宿州市埇桥区邮政快递行业技能竞赛在丰大国际城开赛。竞赛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经过10个代表队106名参赛队员的激烈角逐,张洋等29名队员技高一筹,分别夺得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并评出3

  • 发行公园年票普惠职工

    摘要:本报讯近日,马鞍山市总工会创新举措,全力打造“普惠服务职工促进文旅产业发展”品牌活动,依托公园年票云旅游服务平台,在全市职工中普及发行“马鞍山市职工公园年票”。据悉,即将发行的“马鞍山市职工公园年票”

  • 亳州:“心理援助”滋润职工心田

    摘要:本报讯“心理援助与其它工作不同,它很难立竿见影,但它却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足以改变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命运,这是金钱衡量不了的。”日前,亳州市总工会签约心理咨询师牛志红这样评价心理援助工作。牛志

  • 淮北启动“安康杯”竞赛活动

    摘要:本报讯近日,淮北市总工会联合市应急管理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今年该市“安康杯”竞赛主题是“强意识、查隐患、促发展、保安康”。为吸引更多企业特别是非公、中小微、农民工比

  • 命名10人为第五届“珠城工匠”

    摘要:本报讯日前,蚌埠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命名第五届“珠城工匠”的通报》,共命名10人为“珠城工匠”。他们是:安徽水利开发有限公司孔令齐、蚌埠市神舟机械有限公司卢建华、安徽大富机电技术有限公司许俊峰、怀远县

  • 合肥:首家民营企业打造的幸福驿站揭牌

    摘要:本报讯经过十多天紧锣密鼓的建设,4月13日上午,由安徽金水坊产业园工会联合会精心打造的桐城路“幸福驿站”顺利竣工。据悉,桐城路“幸福驿站”是合肥市首家由民营企业工会打造的“幸福驿站”。合肥市总工会党组

  • 举办“家风故事”诵读比赛

    摘要:本报讯4月16日,铜陵市总工会举办全市女职工“家风故事永流传”诵读比赛。来自全市各行各业、各条战线25家单位26组选手参加比赛。铜陵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陈昌生,铜陵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名基层工会干部的真情扶贫路

——记313地质队工会干部、驻霍邱县张台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孟萍

   期次:第7578期   

2017年5月至今,近4年时间,313地质队工会干部孟萍在扶贫的路上,用双脚丈量民情,用双手托举民生,勤勉工作,凭着坚忍不拔的意志、雷厉风行的作风,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用一名工会干部的满腔热情,书写了一名扶贫干部的新时代答卷。

脚粘泥土,她心里装着群众

2017年5月,安徽省地矿局313地质队工会干部孟萍被推荐选派到六安市霍邱县临淮岗乡张台村担任扶贫工作队一员。初到张台村,她发现该村的情况与自己想象的相差甚远。这里位于姜唐湖行蓄洪区,“水来成河,水去成滩”,饱受淮河之苦、洪水之患的张台村成为霍邱县九个深度贫困村之一。

为了尽快改变当地贫困现状,自入驻张台村以来,孟萍一直吃住在村,积极谋项目,找出路。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确保扶贫资料真实有效,她和扶贫队第一书记彭海辉等3人开始一户一户地走访贫困户,采集扶贫对象基本信息,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类,核查“两不愁三保障”和查看惠农资金和扶贫资金落实情况,与贫困户谈心宣讲党的扶贫政策……

为提高工作效率,不打扰群众正常的生产,她巧打时间差,利用群众吃中午饭和晚饭后这两个时段,及时抓住群众在家的有效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每次入户回来,往往是早过了饭点,他们就胡乱吃点泡面应付了事,晚上入户回来,他们又分头整理一天入户的信息和数据。有时农忙季节,他们经常晚上夜里十一二点才能返回驻地……

近两年来,不知走了多少路,摔了多少跤、磨破多少鞋,她走遍了辖区 11 个村民组的每一条乡路,结识了 300 多户贫困户。她所包干的贫困户的情况,就如同一本清晰的账本印在了她的脑海里。通过一系列走访,她对扶贫工作有了自己清晰的思路。

挑起担子,她说“再难也不怕”

为了让贫困户早日走出困境,她一有时间就往村里跑,一家一家地走访,了解每户的基本情况,帮着制定脱贫计划,协助落实扶贫政策;她主动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座谈,共同研究脱贫规划。夏季,贫困户在田地里插秧,她与扶贫队员一行三人就深入田间地头;冬天,大雪封路,工作队带着村干部挨家挨户地送去食用油等慰问品。

在走访的过程中,他们发现贫困户李文才家吃水困难,就自掏腰包为其打了一口井,解决李文才的吃水难题。贫困户发展养殖没有销路的时候,她主动联系社会资源,扶贫工作队员自付运费,帮助贫困户陈广章、陈学文等 5 户销售土鸡300多只。通过孟萍的帮扶,他们户均增收5000元,并且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顺利地于2018年脱贫。

为进一步落实精准帮扶措施,他们先后去山东临沂和寿县考察,找准发展项目。积极向313队申请30万元的捐赠资金发展“一村一品”,并向霍邱县科技局争取了16万元的奖励资金。同时,他们与村两委班子一起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用水,发展特色产业项目、光伏扶贫等项目,这些极大地促进了村集体产业的发展。张台村的村集体经济也从2014年的0.87万元增长到2020年的37.76622万元,增长了46倍。

扶贫要扶志。在扶贫过程中,孟萍善于给贫困户做思想工作,“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这是她经常对贫困户说的一句话。同时,她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情况千方百计做好呵护好留守儿童的心灵健康。在“六一”儿童节,邀请了大国工匠、全国劳动模范朱恒银教授在张台小学开展爱心活动,向孩子们灌输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报国的理念,并且向孩子们捐赠了书包及各类书籍,获得了群众的一致认可。

舍小家顾大家,她眼中唯独没有“自己”

“对待工作任劳任怨、对群众真心实意、对农村充满感情。”这是张台村村民对她的评价。帮扶工作三年多来,孟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一点点改变着贫困户的家庭境况,可是这注定她不能照顾家人甚至自己。

2019 年 6 月,在一次身体检查时,查出她患上了肺癌。面对诊断书的那一刻,她强忍着泪水,心里充满了愧疚和不舍,因为她一直放不下张台村的老百姓,想的全是早日带领他们脱贫。经过康复治疗,当手术结束后,没有来得及好好休息,她不顾医生和家人的劝阻,又奔赴在扶贫工作的第一线……在工作中,她乐观积极,丝毫看不出是个病人。

苦心人,天不负。2019 年底张台村实现贫困村摘帽的既定目标。2020年5月,老天却又给她开了一个玩笑。当扶贫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时,她却发现自己得上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

经过一连串沉重的打击,她愈挫愈勇像一朵铿锵的玫瑰,无惧风雨的摧残,依然美丽绽放。患病期间,她依然坚持带病工作,由于病情原因,需要每天打一针干扰素,而且干扰素必须在 2~8℃的条件下保存。为此,在入户走访中,她总是随身携带保温桶,如果任务不急就去镇医务所打针。如果任务比较重,她就在走访的田间塘边,让扶贫工作队的同事帮忙打针。为了不影响扶贫工作,打消贫困户的挂念,孟萍至今一直隐瞒着病情……“张台村是我的第二故乡,张台村群众是我的亲人。我能帮助他们克服一点困难,是最幸福的。”孟萍总这样说。

三年多来,孟萍心里一直装的是张台村的贫困农民,想的都是他们的柴米油盐、幸福安康,可唯独缺少了自己。

(沈春 尚群)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