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声音,穿越历史烟云,现在听来仍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凯歌声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毛泽东在开幕词中豪迈地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的这本被称作“天书”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签名册,正是这一历史性时刻的光荣见证。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 1948 年。解放战争战场,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国民党军队则节节败退。4 月 30 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发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得到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热烈响应。
随 后 ,毛 泽 东 在 1949 年 新 年 贺 词《将 革 命 进 行 到底》中 ,进 一 步 庄 严 宣 告 :“ 一 九 四 九 年 将 要 召 集 没 有反动分子参加的以完成人民革命任务为目标的政治协商会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组成共和国的中央政府。”
历经炮火洗礼,走过漫漫长夜,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
就在新中国成立前夕,600 多位来自全国各方面的代表,怀着对光明未来和美好制度的无限憧憬,冲破重重阻挠齐聚北平,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949 年 9 月 15 日,中南海勤政殿内喜气洋洋,铺着桌布的长桌上摆放着印有政协会徽的签名纸。从上午9时到下午4时,600多名与会代表们陆续前来签名报到,也有部分代表签名为后来补签。
签名册纵 43 厘米,横 32.5 厘米。木板封面镌刻着政协会徽和林伯渠题款。82 页泛黄的签名纸上,密密麻麻写满644 个签名:毛泽东、周恩来、林伯渠、董必武、徐特立、宋庆龄……
当这本签名册送到毛泽东手上,他说这是一本“天书”。“这本签名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这个会议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源头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孙会修说。
正是在这次会议上,各界贤达共商建国伟业,为新中国诞生作了全面准备: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于北平,将北平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国旗为五星红旗,象征全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大团结;会议选举产生政协全国委员会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亿万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启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历程。
看!天安门广场红旗飘扬,人民大会堂国徽高悬,中华大地日新月异,华夏儿女激情澎湃——“今天,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华社北京4月1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