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大别山腹地、皖西南边陲的岳西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全县平均海拔600米,千米以上山峰69座,素有“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说。战争年代,这些高山密林是易守难攻的天然屏障;和平年代,丰富的自然资源、高森林覆盖率让这里成为了“天然氧吧”。日前,记者跟随“皖美”安徽全媒体集中采访团走进岳西县包家乡鹞落坪村,看当地人如何传承红色基因,发展绿色生态旅游,走好乡村振兴之路。
“在艰苦卓绝的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中,红二十八军以不足2000人的兵力,与敌发生大小战斗243次,牵制敌正规军最多时达68个团,约17万人,有力地支持了主力红军的长征,配合了南方其他各省红军的游击战争……”在鹞落坪村红二十八军展陈馆,讲解员王芳指着一件件文物,为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们讲述着这支军队的动人故事。
对于红二十八军的历史,王芳已太过熟悉,不仅是因为她在展馆做了13 年的讲解员,更因为她的曾祖父就是红二十八军中牺牲先烈的一员,她的祖父也为这支队伍而战斗,作为一个红四代,从祖辈身上流淌下来的红色血液,让她成为了这段历史的忠诚讲述者,她热切希望这段硝烟弥漫的历史能走出大山,为更多的人熟知。
近些年,她欣喜地发现自己的愿望正在慢慢实现。
2007年,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景区开始重建,并被列为全国 100 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安徽省 30 条红色旅游经典线之一,成为开展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鹞落坪所在的包家乡以此为契机,大力引导发展乡村旅游,充分利用资源及环境优势,大力发展农家乐。“来这里追寻红色之旅的人越来越多,每天平均要讲8场,旺季更多。”虽然工作是愈发忙碌,但王芳打心眼儿里高兴。
当日前来参观学习的滁州琅琊区教体工委党建办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里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还有优美的环境,我们这次组织一批学校党支部书记前来参观学习,身体和心灵都得到了洗礼。”
除了红色资源,绿色旅游也是鹞落坪另一张致富王牌。村周围高耸连绵的山峰曾让当地人发愁,他们有一句顺口溜:养女莫嫁多枝尖,出不见日头进不见天。大山里的人谁也没想到,这遮天蔽日的山林如今成了致富密码。(下转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