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1-05-17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一项有色行业标准制订通过立项论证

    摘要:本报讯日前,在全国有色标委会召开的有色金属标准项目论证会上,金隆铜业公司《冶炼副产品铅铋合金锭》有色行业标准项目制订通过立项论证。据悉,铜冶炼阳极泥熔炼渣回收铅铋锭行业,具有多金属回收的显著特点,是完

  • 洛河发电厂着力推进民主管理工作

    摘要:日前,大唐淮南洛河发电厂成立职工代表巡视组,对车间要务、班组班务公开工作进行监督检查,重点对出勤休假、绩效考核、推优评先等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进行检查,促进公开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这是该厂深化“三

  • 普法宣传进工地法律服务在身边

    摘要:5月12日,在合肥市中铁三局地铁8号线建筑工地上,律师刘静洁为工友们介绍法律知识。为切实维护辖区农民工合法权益,在“5·18”法制教育宣传周到来之际,当日,合肥市庐阳区杏花村街道灵璧路社区在辖区中铁三

  • 体验式学党史沉浸式悟新知

    摘要:本报讯5月7日至9日,中铁上海局一公司在革命摇篮井冈山举办党史学习教育暨2021年度基层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为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红色革命政权的

  • 黄山市成立首支双拥志愿服务队

    摘要:本报讯5月13日,休宁县举行了黄山市首支双拥志愿服务队成立授旗仪式。该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21个乡镇、4个社区、驻军部队相关负责人以及双拥志愿服务队代表等近100人参加了成立授旗仪式。“我志愿

  • 昌春海:一专多能的“技术大拿”

    摘要:昌春海,中共党员,六安江淮永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技师,安徽省十三届人大代表,国家级“昌春海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其主导设计的“全自动轴类校直机”已申报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和相关发明专利,制作的

  • 党史引领矿山玫瑰别样红

    摘要:日前,在中煤新集楚源设备维修公司一矿综修车间,正在整理党史学习教育笔记的苏晓芳介绍说:“连日来,车间的女职工都在积极参加党史学习教育。学党史使我们工作目标更清晰,信心更强,工作更有劲了!”心系企业履职

放大 缩小 默认

昌春海:一专多能的“技术大拿”

   期次:第7594期   


昌春海,中共党员,六安江淮永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技师,安徽省十三届人大代表,国家级“昌春海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其主导设计的“全自动轴类校直机”已申报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和相关发明专利,制作的“五轴同步回转铣用分度装置”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曲线锯夹座总成产品获“安徽省新技术产品”证书。他曾荣获“全国技术能手”“信息产业部技术 能 手 ”等 荣 誉 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一专多能 一人多岗

1991 年昌春海从技工学校毕业后,便进了永达公司从事机械加工。他从学徒工做起,虚心请教,勤奋好学,将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实际,逐步掌握数控激光焊接机床、电火花成型机、线切割机床及加工中心等多工种设备的实际操作。在实践过程中,经过不懈努力,他能够针对特殊精密产品的工艺特性和加工技术要求,自行绘图设计、制造工装夹具、刀具、检具等,成为了一名一专多能,一人多岗的复合型技术工人。

三十多年来,昌春海始终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他在工作之余撰写了 70 多万字的个人笔记,完成了近千幅手绘工装草图。他还善于总结和创新,应用 CAD 软件设计和制作了大量生产现场所需的工装夹具、检具等,累计完成大小工作改善近300 多项,是公司内部工作改善项目最多的员工之一。

其中数控精密异形结构件的焊接工艺,是为德国 博 世 公 司 某 出 口 产 品开 发 的 。 此 产 品 具 有 结构 复 杂 ,焊 接 精 度、焊 接表面质量、焊缝抗拉强度要求高的特点,昌春海带领 课 题 团 队 通 过 两 个 多月、上百次的激光焊接试验,最终突破了此焊接工艺技术,成为博世公司此产品的国内供应商,为企业带来了近 700 多万元的经 济 效 益 。 此 激 光 焊 接工 艺 也 成 为 永 达 公 司 的核心技术之一,在国内相关 行 业 焊 接 技 术 领 域 处于领先水平。

大师工作室 解决专项难题

2014 年,“昌春海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成立,2017年升级为国家级工作室。“工作室最主要的职能就是替公司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难题。如今公司使用的车床,有不少是工作室量身定做的。”昌春海说。

昌春海带领工作室的成员发挥团队集体智慧,立足于生产现场,解决了多项企业专项课题,特别是在设备自动化改造上成绩突出。针对公司6台数控车床和校直机等设备,设计加装液压和直线型机械手,实现了数控机床自动上下料的自动化生产,达到了一人多机的操作目的,实现了现场生产工艺流程的突破,为企业创造了近百万元的利润。

工作室整整钻研一年,才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MK6112-1600 数控拉刀磨削机床。这款机床的内部结构和加工方式在国内属首创,价格却只有进口产品的三分之一。在调试过程中,昌春海边实践边总结,将机床的使用功能和调试步骤及刀具的磨削方法和技巧,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编写了说明书。通过对操作工的现场培训和示范,使学员很快地掌握操作方法。

作为公司兼职培训老师,昌春海特别注重对公司员工的培训指导和技艺传授,除了现场培训和示范操作,他还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制作成专业PPT课件进行课堂讲解。“培养人才就是要倾囊相授,不能藏着掖着。”昌春海说,每次看到培训的员工在各种技能大赛中获奖,比什么都高兴。

对于昌春海来说,漫漫技术之路,他始终是探索者。只有锐意进取、刻苦钻研、乐于奉献,才能不断向现代化智能型员工转变,为企业的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本报记者 胡佳佳)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