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昌春海,中共党员,六安江淮永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技师,安徽省十三届人大代表,国家级“昌春海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其主导设计的“全自动轴类校直机”已申报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和相关发明专利,制作的“五轴同步回转铣用分度装置”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曲线锯夹座总成产品获“安徽省新技术产品”证书。他曾荣获“全国技术能手”“信息产业部技术 能 手 ”等 荣 誉 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一专多能 一人多岗
1991 年昌春海从技工学校毕业后,便进了永达公司从事机械加工。他从学徒工做起,虚心请教,勤奋好学,将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实际,逐步掌握数控激光焊接机床、电火花成型机、线切割机床及加工中心等多工种设备的实际操作。在实践过程中,经过不懈努力,他能够针对特殊精密产品的工艺特性和加工技术要求,自行绘图设计、制造工装夹具、刀具、检具等,成为了一名一专多能,一人多岗的复合型技术工人。
三十多年来,昌春海始终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他在工作之余撰写了 70 多万字的个人笔记,完成了近千幅手绘工装草图。他还善于总结和创新,应用 CAD 软件设计和制作了大量生产现场所需的工装夹具、检具等,累计完成大小工作改善近300 多项,是公司内部工作改善项目最多的员工之一。
其中数控精密异形结构件的焊接工艺,是为德国 博 世 公 司 某 出 口 产 品开 发 的 。 此 产 品 具 有 结构 复 杂 ,焊 接 精 度、焊 接表面质量、焊缝抗拉强度要求高的特点,昌春海带领 课 题 团 队 通 过 两 个 多月、上百次的激光焊接试验,最终突破了此焊接工艺技术,成为博世公司此产品的国内供应商,为企业带来了近 700 多万元的经 济 效 益 。 此 激 光 焊 接工 艺 也 成 为 永 达 公 司 的核心技术之一,在国内相关 行 业 焊 接 技 术 领 域 处于领先水平。
大师工作室 解决专项难题
2014 年,“昌春海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成立,2017年升级为国家级工作室。“工作室最主要的职能就是替公司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难题。如今公司使用的车床,有不少是工作室量身定做的。”昌春海说。
昌春海带领工作室的成员发挥团队集体智慧,立足于生产现场,解决了多项企业专项课题,特别是在设备自动化改造上成绩突出。针对公司6台数控车床和校直机等设备,设计加装液压和直线型机械手,实现了数控机床自动上下料的自动化生产,达到了一人多机的操作目的,实现了现场生产工艺流程的突破,为企业创造了近百万元的利润。
工作室整整钻研一年,才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MK6112-1600 数控拉刀磨削机床。这款机床的内部结构和加工方式在国内属首创,价格却只有进口产品的三分之一。在调试过程中,昌春海边实践边总结,将机床的使用功能和调试步骤及刀具的磨削方法和技巧,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编写了说明书。通过对操作工的现场培训和示范,使学员很快地掌握操作方法。
作为公司兼职培训老师,昌春海特别注重对公司员工的培训指导和技艺传授,除了现场培训和示范操作,他还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制作成专业PPT课件进行课堂讲解。“培养人才就是要倾囊相授,不能藏着掖着。”昌春海说,每次看到培训的员工在各种技能大赛中获奖,比什么都高兴。
对于昌春海来说,漫漫技术之路,他始终是探索者。只有锐意进取、刻苦钻研、乐于奉献,才能不断向现代化智能型员工转变,为企业的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本报记者 胡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