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骤’戴口罩,人均间距1.5米以上”——这是安徽电建一公司机械化大修厂自2月13日复工以来各班组班前会的统一“标准”。除了这些,工间休息、就餐也有“新规定”,就连洗手也有统一的标准动作。
机修作业环境特殊,很多作业需要多人配合才能进行。为确保万无一失,安徽电建一公司机械化大修厂除了执行严格消毒、全员佩戴安全防护口罩等“规定动作”之外,还结合作业特点,细化防疫措施。“站班会开始前,先划线量距离、定站位,还示范咋戴口罩。”青工杨毅说。“分批就餐,一人一桌,更衣间、休息室也拉开了间距。”综合一班班长陈中介绍,他们提前把仓库、会议室腾出来作为临时更衣间和休息室。每个人换衣服的间距两米以上,工间休息也采用分散式。
示范戴口罩、洗手是安全员叶小海提议的。在做复工前安全方案策划时,他想到以前特殊作业过程中,班组几个小伙子嫌戴口罩闷,佩戴得松垮垮,防护作用大打折扣。“现在是非常时期,哪能马虎了事啊!”为此,叶小海从网上找到视频,对照学会了,再照葫芦画瓢传授给大家。为了防止小伙子们作业时取下口罩“透透气”,他除了再三叮嘱之外,还给小伙子们“升官”为防疫监督员。“监督他人的,咋好意思自己违反呢!”杨毅说,这个“职务”把他和小伙伴“栓”牢了,再闷也要忍住啊!“特殊时期,起重作业使用对讲机指挥。”班前会上陈中交底时再三强调,考虑到戴口罩吹哨子给吊车发信号不方便,改用对讲机。操作工刘师傅直夸班组想得周全。
为防止戴口罩“吐词”不清,安全交底不彻底,班组提前一天就将作业方案发到微信群里,让大家预习。作业方案包括作业分工、步骤、危险源点等,图文并茂,简单易懂。
为缓解大家的紧张,综合一班班组还采取缩短工作时间,增加休息次数的“放松”方法:每1个小时休息1次,休息时间由10分钟延长到20分钟。休息室里摆放了绿色盆栽,还特意播放了轻音乐。休息室里空旷,大家坐的也分散,除了喝茶,基本上口罩不摘下来,也很少说话,没有了以前的谈笑风生,显得有些冷清。不过大伙在微信群里都说,冷清是暂时性的,眼下是特殊时期,做好防护,干好工作,一定能战“疫”成功!
(夏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