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业十一年来,她不惧艰难险阻,不畏狂风暴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信念和双脚丈量着祖国的土地,用青春和行动谱写着对地质工作的忠诚与热爱。她就是安徽省地质测绘技术院水工环地质工程师,现为测绘院地质环境项目组组长。因工作表现突出,她曾获得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裴秀奖、安徽省国土资源科技进步奖、安徽省国土资源优秀工程奖、安徽省地矿局地质科技进步奖。
爱岗敬业,工作上争做先锋
2009年,费玲玲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本科毕业后,考入安徽省地质测绘技术院地质调查所,从事环境地质方面的工作。
地质工作大多数都是在野外进行的,每次出发前,费玲玲都要仔细检查一下背包里的东西,罗盘、放大镜、地质锤必不可少,火腿肠、饼干等小零食也不可或缺。她说:“我们很早就要出发,天黑了才能回来,就着闪亮的大矿灯整理白天的记录。中午一般就靠自备的零食解决了。”没有只字抱怨,没有迷惘退缩,只有一本本野外记录本,一张张野外手绘图,清晰记录了一名基层地质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生活轨迹。
迎着朝阳踏着晨露出征,披着晚霞借着星光返航,穿梭在蜿蜒曲折的羊肠小道,攀登过海拔1500m以上的崇山峻岭,翻越了高耸险峻的秦岭山脉……费玲玲说,这是地质工作人员才能享受到的独有的风景。
对于工作,她满腔热血;对于家庭,她满怀愧疚。2018年,费玲玲作为环境地质项目组长,积极参与了省国土资源厅开展的“绿盾2018”全省地质遗迹保护区督查核查工作。为了及时完成全省地质遗迹保护区生态红线矢量数据核准任务,她加班加点,分秒必争。期间,未满周岁的女儿发高烧,哭喊着要妈妈。可她考虑到正是任务关键时刻,如果自己走了,肯定耽误数据的上交,只能在电话里安慰孩子,嘱咐丈夫好好照顾孩子。最终在她与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该项任务。
刻苦钻研,业务上精益求精
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费玲玲在工作之余,以全额奖学金形式考取了合肥工业大学地质专业硕士研究生。她说:“在工作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就想着多学习一点,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即使在读研期间,她仍以单位技术排头兵要求自己,积极参与单位的日常工作项目,以不服输的学习精神,锤炼业务技能。
2013至2015年,作为主要完成人,费玲玲完成了灵璧磬云山和繁昌马仁山国家地质公园申报,两处公园获得第七批国家地质公园资格。两个项目也分别荣获2014年安徽省国土资源优秀工程奖、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地质科技进步奖,2015年安徽省国土资源科技进步奖。
在进行地质遗迹研究的同时,费玲玲不忘在地质找矿和环境地质领域方面继续探索前行。2016至2017年,该院承担了《安徽省地质矿产与环境图集》这一省国土资源科技项目。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遇到了制图技术难题。此时,费玲玲已身怀六甲,却依然主动请缨,带领小组成员攻坚克难,解决了制图技术难题,为项目的顺利完成打下了坚实基础。该项目也获得了2018年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7 月 1 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令我思绪澎湃。”费玲玲说,“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将坚守岗位,在工作中发挥带头模范作用,发扬地矿‘三光荣’精神,为主管部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矿山企业提供安心服务。”
(本报记者 胡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