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台风“烟花”狰狞地咆哮着,暴雨像瀑布似地倾泻下来,打在人身上像针刺一般痛。然而,在淮北矿业集团铁路运输处临涣车务段蔡楼车站,铁路调车员和往常一样,闭塞电话一响起,就迅速穿戴好雨衣、劳动防护用品,传达好调车作业计划,没有片刻停留,坚定地走出了信号楼进行调车作业。
调车员是整个铁路运输系统中最苦、最累、最危险的工种之一。他们的主要工作是按照列车编组计划,及时解体、摘挂、编组或取送车列,为火车“穿针引线”,确保列车按照运行计划准点开出。
此刻,风追着雨,雨赶着风。在蔡楼车站站场西端,调车员王飞正一丝不苟地确认摘车位置、关闭折角塞门、摘管提钩、要道,爬上第一辆车眼看、手指、口述再次确认进路、道岔位置及信号开放状态正确,挂在车列上,指挥机车牵出。雨水借风打在脸上,滑落进眼里,模糊了视线。他拂去脸上的雨水,强行睁大眼睛,集中精力,紧盯线路、股道、信号等,有条不紊地按照计划作业。
站场东端,另一组调车员孙龙龙和来天阳时而在车下弓步弯腰检查车辆,时而挥动着信号旗指挥机车乘务组试风作业。平面调车灯显手台不时发出“保压缓解”“试风好了”“1 号解锁”的信令。说话间,一列满载精煤的列车开出车站,消失在狂风暴雨中。
“调车员一年 365 天,最怕的其实就是两天,一个冬天、一个夏天。冬天一身冰‘透心凉’,夏天一身汗‘浑身黏’,台风‘烟花’还给我们加点‘佐料’。这种暴雨天,雨衣也起不了多大作用,这会浑身上下湿了个透,也分不清楚是汗水还是雨水,反正顺着裤腿往下淌。”一批作业完毕,孙龙龙一边拧着雨衣底下湿透了的调车服,一边打趣地说道。
说着说着,桌上的闭塞电话又响了起来,“10调,信湖重车回来了,暂时不卸车,请认真做好防溜。”转眼,他俩又在“烟花”中逆行……(孙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