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1-09-10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经济参考报》刊发文章:新动能持续增强数字经济巨大增量空间将释放

    摘要: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9月10日出版的《经济参考报》将刊发记者郭倩、王文博、王昆采写的文章《新动能持续增强数字经济巨大增量空间将释放》。摘要如下:今年以来,我国数字经济保持强劲发展韧性,新动能作用持续增

  • 奇瑞公司落户苏丹

    摘要:这是9月8日晚在苏丹喀土穆拍摄的奇瑞公司落户苏丹暨新车发布会现场。奇瑞公司落户苏丹暨新车发布会8日晚间在喀土穆举行,首批300辆奇瑞汽车运抵苏丹组装。此次首批300辆汽车包括240辆QQ车型、60辆瑞

  • 高速充电量5年增500倍越来越多安徽新能源车主敢开长途

    摘要:新华社合肥9月9日电(记者程士华吴慧珺)合肥市民邹杰驾驶着新买的新能源汽车,缓缓驶进滁新高速龙门寺服务区。这是邹杰驾驶新能源汽车首次上高速公路,作为曾经的燃油车车主,他最担心跑长途无法充电。以前不敢上

  • 中国第20批赴黎维和工兵分队高标准通过联合国军事能力评估

    摘要:新华社贝鲁特9月8日电(孔康谊梁裕源)中国第20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多功能工兵分队7日在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军事能力评估中获总评优秀,高标准通过部署以来的首次军事能力评估。由联黎部队司令部

  • 朝鲜举行民间及安全武装力量阅兵式庆祝国庆73周年

    摘要:新华社平壤9月9日电(记者江亚平洪可润)为庆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朝鲜于9日零点开始在首都平壤市中心的金日成广场举行民间及安全武装力量阅兵式,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恩出席并检阅了部队。据

  • 商务部:确保中秋、国庆期间市场供应充足、运行平稳

    摘要: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记者魏玉坤于佳欣)中秋、国庆佳节临近,如何保障节日期间市场供应?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9日表示,商务部将着力做好四方面工作,保障节日期间市场供应充足、运行平稳,更好满足居民消费需

  • 我国成功发射中星9B卫星

    摘要:9月9日19时5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9B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陈建勇/摄

  • 辛苦了,老师!

    摘要:老师,一声感恩的称呼,也是一份深切的期待。感恩老师教授我们的学识,期待老师带给我们更多人生营养。第37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向每一位老师道一声“您辛苦了!”“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

  • 让劳动者有更多“获得感”

    摘要: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浙江提出率先基本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其中“实施居民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双倍增计划”的提法,尤为亮眼。构建创新要素参与分配机制浙江创新型省份建设成效明显,从曾

放大 缩小 默认

《经济参考报》刊发文章:新动能持续增强数字经济巨大增量空间将释放

   期次:第7677期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 9月10 日出版的《经济参考报》将刊发记者郭倩、王文博、王昆采写的文章《新动能持续增强 数字经济巨大增量空间将释放》。摘要如下:

今年以来,我国数字经济保持强劲发展韧性,新动能作用持续增强。《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近期工信部、商务部等多部门密集发声,在强化技术创新、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建立数字资源产权交易流通、建设数字贸易发展试验田等方面重点部署。与此同时,多地正加紧部署新一批数字经济项目,围绕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规划未来五年数字产业发展规划图。

分析指出,伴随新一轮技术产业迎来应用爆发阶段,在系列利好政策催化下,数字产业、数字贸易将持续开辟增长新蓝海。

9月6日,2021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上发布的《2021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形势报告》显示,上半年,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多个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速超过20%,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电子商务服务等重要领域投资增长超20%,数字产业引领发展势能彰显。

多部门近期密集发声,围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展开新一轮部署。工信部将强化技术创新,夯实数字经济的根基。瞄准网络通信、集成电路、基础软件、人工智能等战略性、前瞻性领域,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研发平台,加快核心技术工程化、产业化进程。有序推进 5G、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深化融合运用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深入实施5G+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发展工程。

商务部大力推进数字技术赋能对外贸易投资合作。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上,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表示,将进一步推动数字贸易发展,加快构建顶层设计。还将积极建设数字贸易发展试验田,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指导地方依托自由贸易实验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等开放平台,开展先行先试。

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数字产业正迎来新一轮投资和建设。日前在河北举行的2021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上,初步统计,河北全省签约项目超200个,签约总金额超1500亿元,集中在信息技术制造、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8月23日,在重庆举行的“2021智博会”重大项目招商签约活动上,现场签约重大项目达到92个,合同投资金额总计为2524亿元,项目聚焦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

与此同时,近期以来,江苏省、浙江省等地相继出台地方版“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围绕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谋划未来五年数字产业发展。

“数字产业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和竞争力根本,正成为各地谋划‘十四五’产业发展的共同选择,集成电路、基础软件、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支持政策和资金投入持续加大。”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表示。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孙克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十四五”是数字经济发展重要机遇期,蕴藏巨大发展空间。其中5G、人工智能新一轮技术产业处于应用爆发阶段,产业生产体系更加完备。预计“十四五”期间,5G、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产业将带动超过60万亿元的经济产出。

在赋能制造业和基础设施领域的同时,数字技术发展还为服务贸易和服务业发展开启了更大空间。服贸会上发布的《中国数字贸易发展报告2020》认为,“十四五”时期,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数字技术将快速推广应用,为数字贸易发展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预计到2025年,中国可数字化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将超过 4000 亿美元,占服务贸易比重达到50%左右。

k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