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1-09-28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一个村庄的胎记(组诗)

    摘要:◎一头耕牛◎比如谷堆洼。一个村庄的名字也是村庄的身世和寄托一定有一头牛,把它们套在牛背上白天,埋着头躬起身耕种晚上,嘴边悬一条银河,反刍梦想把皮从骨肉中剥离出来让村庄披着,在梦想里练习飞翔 

  • 建党百年赋

    摘要:巢湖之彼,潋滟春色;庐州城内,彩彻区明。时逢百年,规划宏图,纲举目张;恰迎两会,共话京畿,论讨国是。此乃世间盛事也,喜哉!咏哉!展历史画卷,巡发展征程。是谓英雄之史,坎坷之路。五四运动,爱国思想潮涌;

  • 筑梦之路

    摘要:                &nbs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个村庄的胎记(组诗)

   期次:第7687期   

◎一头耕牛◎

比如谷堆洼。一个村庄的名字

也是村庄的身世和寄托

一定有一头牛,把它们套在牛背上

白天,埋着头躬起身耕种

晚上,嘴边悬一条银河,反刍梦想

把皮从骨肉中剥离出来

让村庄披着,在梦想里练习飞翔

 

一个村庄的源头,是草字头

——始于一场逃荒,终于一片蛮荒

祖先和一头牛一字排开

一个用镰刀割,一个用啮齿薅

把谷堆洼从荒野里收拾出来

坑坑洼洼都堆满谷子的蓝图绘制清晰

村庄在牛的犄角转折,柳暗花明

 

一头牛颤悠悠的步伐和哞声

反复校正村庄和土地丰收的进化论

牛拉着犁耙,也拉着人

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

把孩子、丈夫、父亲和爷爷都演一遍

牛车拉回的新娘,折旧得更快

母亲,祖母,曾祖母。一晃一辈子

 

从村庄到田野,从地这头到那头

一头牛的一生都在转圈子

它慢悠悠的步调,古典而沉稳

晃悠悠的尾巴,摇摆成旧社会的辫子

一会儿把村庄从记忆里搬运出来

一会儿把记忆装载进村庄

一头牛不会走太快,也不会走太远

 

比如谷堆洼庄园。一个庄园的名字

也是新时代的市场营销手法

一定也有一头牛,把它们套在牛背上

白天,在墙上埋头躬身耕种

晚上,嘴边悬一条银河,反刍梦想

把皮囊和骨肉糅合在一起

在一副新农村油画插图里,反刍时代

 

◎一块土地◎

在谷堆洼,每一块地都是贬谪之地

流放蹒跚的草木和老人

土地收留、接纳了他们的骨殖

也继承他们的名字和故事

比如,鸽子老坟、槐抱椿、南湖……

鸽子老坟,曾经坐着有一座坟

有人说鸽子是人,有人说鸽子是鸟

这些争论已经失去依据

鸽子飞走了,老坟拆迁了

鸽子老坟地还在,一堵墙画了一个圈

圈养臭烘烘的猪、闹哄哄的鸡

 

槐抱椿,三个字四季如春

根茎叶都是塑料质地,油漆包浆

槐抱椿的故事,以及那块土地

都在流转合同上签了契约

成为葡萄种植园的商标和代言人

对自己的历史缄口不语

与过去楚河汉界,一刀两断

 

南湖,曾经是一面湖的遗址

草木葱郁,庄稼丰盛

生动形象解构了谷堆洼的洼和谷堆

现在业已完成对沧海桑田的修复

老农还不适应新员工的身份

那潋滟的乡野风情,看着就眼痛

 

在谷堆洼,一块土地出世入市

借助新时代的东风,对镜新农村

易风易俗易容……地名老成一处遗址

被新的故事临摹、勾勒

成为又一茬沧海桑田的发源地

 

◎一株麦子◎

麦和老人,生活在彼此的记忆里

老人不识字,但识麦

他说,麦也叫来或麳,“象芒刺之形

天所来也。”麦是天之骄子

他则是大地上一统天下的帝王

手下的麦田浩浩荡荡簇拥百万雄兵

老人力气薄了,仍崇尚手工劳作

镰刀的弧线和麦子的土锈香

霸气侧漏,让他彰显出帝王之相

他用指尖在地上一笔一画写出麥

“麦,就是在皇天十字架的庇佑下

一家三口,围坐一起吃晚饭。”

这都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

这块土地生产牲畜、家禽和水果……

就是不再生长麦子

不!围墙角的杂草丛里还有一株

和老人面面相觑,就像

一个前朝的遗民,抑或落难的国王

 

◎一粒粮食◎

那一年,春风翻开父亲的村庄

泥墙上的瓜蔓,就着月光穿针引线

西瓜,丝瓜,冬瓜,南瓜……

密密缝的针眼里,盛满一家人的口粮

 

土地是村人的后宫,家庭联产承包

关系自家后院,都倍加负起责任

捧着饭碗,或站,或蹲,或席地而坐

谈论着“三千佳丽”的长势和收成

 

循着月光的水渠,汗水都灌溉进自己

一亩二分地里。小麦,大豆,高粱

棉花,还有开花节节高的芝麻

修辞着时光,越来越好,越来越美

 

爸爸熟稔农事,总是不知疲倦

赶着每一粒粮食,归仓

贫瘠的村庄,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

瓦房,小楼……渐次丰腴起来

 

◎一栋房子◎

父亲老了,想盖一栋房子养老

他用一辈子的积蓄,拼接起来的瓦房

濒临病危。摇身一变

就跨进美丽乡村的新时代画卷

 

楼房整齐划一,景观树照亮着门楣

村村通的公路,班车风雨无阻

从乡村到城市,只剩下路程没有距离

新时代按劳分配了城乡差距

 

村外的桃树,梨树,十里春风

回到了从前原生态的模样

小桥流水,姹紫嫣红,笑语喧哗

有机大棚的藤蔓,编撰着时代的变迁

 

我从城市里爬上岸,用一首诗的修辞

把祖父的老把式和爸爸的新把式

写进新农村的扉页,记住流逝的旧时光

也记住眼前的富足,美丽和时尚

 

◎一幅插图◎

一条水泥路,比拟一堵卧倒的墙

墙外,石磨打坐成一尊佛

皱纹的转经筒上

沉默着尘埃的八字和六字真言

没有了牛哞的木鱼声

失去了牛鞍前马后的引路

它也渐渐丧失与世界对话的本能

用一只白眼把光阴拆迁、安置

就像把影子藏进自己的身体

 

路上那头黄牛,皈依于一堵墙

春天,掬一捧春暖擦亮眼

秋天,扯一缕秋凉洗濯耳朵

它的春花秋月与游人无关

甚至与它自己无关

一头黄牛归隐在新农村的插图

是最好的归宿,也是最坏的去处

它把一截绳子抛出墙

完成对村庄诗意的指证和认领(葛亚夫)(该文获征文活动二等奖)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4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