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1-10-18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合肥轨道交通4号线开始满图“彩排”

    摘要:本报讯10月14日6时,合肥轨道交通4号线开始满图试运行。列车由青龙岗站至综保区站跑一趟,大约耗时75分钟。据了解,满图试运行阶段是指在全线范围内按照开通初期运营时刻表进行大交路运行,模拟正常运营载客

  • 金德柱:军人退役不褪色脱贫攻坚有作为

    摘要:今年8月,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在全省范围内选树了150名村党组织书记为“皖美村支书”,舒城县桃溪镇金圩村党支部书记金德柱正是其中的一位。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带领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是金德柱最大的心愿。近年来

  • 发挥青工作用助推安全生产

    摘要:近日,中煤新集楚源公司以培养团员青年安全生产意识为切入点,以“青安岗”安全隐患排查为抓手,组织青工开展安全知识培训、操作规程学习等活动,有力助推了安全生产工作。朱宗楠李慧慧/摄

  • 烛光里的老兵

    摘要:2020年12月9日,“安徽最美退役军人”发布仪式上展出了一张耄耋老军人的照片,题词为:深耕乡村教育七十年的“红色园丁”严明友。当看到这张照片,关于严明友的往事又一幕幕地浮现在我眼前。扶危济困不忘为民

  • 实施“双创两提升”工程奋力打造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2.0版

    摘要:编者按:非公有制企业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发挥好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实质性作用,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近年

放大 缩小 默认

烛光里的老兵

   期次:第7696期   

2020年12月9日,“安徽最美退役军人”发布仪式上展出了一张耄耋老军人的照片,题词为:深耕乡村教育七十年的“红色园丁”严明友。当看到这张照片,关于严明友的往事又一幕幕地浮现在我眼前。

扶危济困 不忘为民初心

40 年前,我在朱湾中学读书时,严明友是学校的一位老师。印象中,他天天穿着一身很朴素的中山装,精瘦精瘦的,经常独自一人弹着琴唱着革命歌曲。中午吃饭时,明明老师无需排队,他却手拿饭碗与学生一同站在食堂门口等候打饭。有时还能看到他带领小学生打着红旗,唱着革命歌曲,列着队伍或去为烈士扫墓,或去郊游,或进行小拉练。

平日里,严明友一人独居,生活极为节俭,但他对待别人却非常大方。听闻在特别艰苦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无论谁有困难向他借钱,他都慷慨解囊,甚至有很多所谓的“借”到最后变成了“给”。

从教近70年里,严明友始终坚持学雷锋、做好事,不仅资助了多名困难学生,而且总在第一时间向灾区捐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总共资助了多少人,捐了多少钱,自己也都记不清楚了。2020年2月15日,严明友一大早就来到了滁州市光荣院党支部书记办公室,请求党组织把他的1000元党费转交给奋战在武汉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

牢记使命 献身教育事业

年轻时,严明友是一名光荣的军人。后来,从部队转业到地方,他不图安逸,而是强烈要求到条件艰苦的学校教书。1990 年,严明友到了退休的年纪,但他没有选择安享晚年,转而又投入到义务支教的队伍中去。

他每天背着挎包徒步去学校上课,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却不收取学校的任何报酬。当有人问他苦不苦、累不累时,严明友总是说:

“我一生不用两个字——苦和累,教孩子是件让人感到愉快的事,这是在为人民服务,再苦再累也能以苦为甜。”

80岁那年,严明友原本打算退休,不料,一件小事的发生打消了他的念头。有一天,两名即将小学毕业的女生哭着跑来找他说:“老师,我们快毕业了,多希望您能再多教我们几堂音乐课啊!”严明友深受感动,心想:“孩子们喜爱音乐是件好事,我不能冷了他们的心啊!”就这样,年迈的他仍旧站在三尺讲台上,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融入音乐,让动听的旋律在孩子们的心间流淌。

淡泊名利 拒收“好人”奖牌

多年来,严明友屡次被定远县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员标兵”。不过,再多的荣誉和褒扬,对于这样一位老人而言,只是过眼云烟。2015 年 3 月,省电视台计划邀请严明友来到演播大厅,为他现场授予“安徽好人榜”奖牌。严明友婉言谢绝:“我做得还远远不够,若是领了这块奖牌,真是会感到脸上发烧。”电视台记者深受感动:“我们为几百人颁发过奖牌,这是第一次遇到拒收的情况,严老的事迹和品质实在令人敬佩。”“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除了为乡村教育振兴作出贡献外,严明友还有一个不想让外人知道的“秘密”——他的上衣口袋里,一直装着一张 2011 年 2 月 23日填写的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表复印件,上面写有一段遗嘱:“我的一切器官捐给品德好的工人、农民、战士等。死后免掉一切丧仪,速将尸首送到接收站,盼不误时……”

此时,我的脑海中又浮现出了严明友瘦小的身躯,满头的白发,清癯的面容,慈爱的目光,耳畔响起了他的细语声。一片烛光中,他的身影越来越大……啊,烛光不灭,老兵不死!向严明友致敬!

(刘训强)(该文获征文活动三等奖)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