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今年9月17日,安徽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评估和试点工作部署暨“跟着劳模去创新”活动推进会在合肥召开。会议部署了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评估工作和试点工作,进一步推动“跟着劳模去创新”活动深入开展。自“跟着劳模去创新”活动开展以来,全省各级工会主动作为、狠抓落实,注重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带动作用,着力提升职工群众创新创造活力。据初步统计,今年全省各级工会共举办劳模工匠创新大讲堂418 场,组织劳模工匠结对帮助非公企业 199 家,培育劳模重点创新项目583项,培育劳模工匠创新示范基地198家,劳模工匠带徒2497名。
履行基本职责 用心用情用力服务职工群众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是工会组织基本职责,也是发挥广大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近年来,省总工会认真履行工会维权服务基本职责,把工作重心放在广大职工身上,在不断提升维权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切实为职工群众做实事、谋福利。
城市困难职工的解困脱困问题,始终牵动着工会“娘家人”的心。
“感谢工会一直惦记着我们,大冷天还来‘家访’,了解我们的困难和需求,真是倍感温暖!”在合肥市蜀山区困难职工徐某家中,当他接过工会组织送来的慰问金和慰问品,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徐某这样的情况在我省并不是个例。近年来,省总工会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大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帮扶和保障力度精神,以实施困难职工帮扶民生工程为抓手,突出精准施策,强化规范管理,扎实推进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帮助全省2016 年建档在册的 20.4 万户城市困难职工全部实现解困脱困。“通过职工疗休养活动,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到了新农村建设的日新月异,陶冶了情操、开阔了胸怀。”
“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时代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中去。”每一次职工疗休养活动结束后,都能听到职工群众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职工疗休养也是省总工会近年来一直高度重视的工作。2019 年 12 月,根据省政府与省总工会联席会议精神,省总工会下发了《关于加强安徽省职工疗休养工作的意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娘家人”的作用,依法保障和促进广大职工身心健康发展,更好地落实职工疗休养权利。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和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深化长三角职工疗休养合作交流,长三角一市三省总工会以“互认共享一体发展”为主题,在长三角地区职工疗休养基地之间实现互认共享。2020 年 10 月,长三角职工疗休养基地互认共享协议签字仪式暨安徽职工疗休养基地授牌活动举行,我省首批命名 50 家职工疗休养基地,与沪苏浙 300 多家职工疗休养机构开启“共享模式”,全面加强职工疗休养工作交流与合作,用心用情用力把职工疗休养工作做扎实做到位,努力在服务职工、服务大局中展现工会作为、贡献工会力量。
不仅如此,省总工会近几年还采取了一系列其他措施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印发《关于向货车司机等八大群体会员赠送在职职工意外伤害互助保障计划的通知》,走访慰问八大群体会员并免费赠送意外伤害互助保障;制定职工疗休养、农民工免费体检、工会就业服务百千万行动、关心关爱环卫工人、职工医疗互助、推动设立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安徽省职工发展专项基金等六件实事的具体实施方案;深入开展技能培训促就业工作;颁布实施《安徽省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安徽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省总工会从职工群众的急难愁盼出发,积极为职工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为职工权益构筑起了一道道安全屏障,切实提升了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 时 代 赋 予 新 使 命 ,新 征 程 呼 唤 新 作 为 。省总工会今后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在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新征程中发挥工会作用、展现担当作为。
(本报见习记者 刘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