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又要到了,这是各路电商翘首以盼的节日,都想赚得盆满钵满,也是“剁手党”的狂购节,而对监管部门来说,是一个睁大眼睛,确保节日顺利进行的非常时段。“双十一”这个刺激消费的日子,一转眼已经走过了十几个年头。这期间,消费不断升级,呈现出良好发展的态势。
“双十一”年年火爆,说明社会并不缺乏购买力,缺的只是一种刺激手段。从“双十一”可窥见消费市场的积极信号,那就是中国人强大的购买能力和消费需求,以及蕴藏在消费中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商机。从“双十一”创立中,也可见获得了经济自由的中国人展现出的巨大创造力和建设性。对此,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使“双十一”行稳致远。
不可否认的是,每年“双十一”过后,除了消费者心满意足,电商大赚一笔,良性循环的背后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实,每年“双十一”过后,也是“剁手党”们的集体吐槽之时。因为电商的套路太深,电商销售的产品在质量、售后、宣传等方面确实存在很大问题,甚至“网购高峰”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投诉高峰”。
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双十一”必须高度重视起来,以创新手段加大监管力度,把好质量关,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及时约谈各电商网站,督促其公布促销活动的期限、方式和规则,排查促销者的经营资质、身份信息,全面梳理近期网络商品价格,以防范电商采取“先涨后降”等方法虚构优惠促销,欺骗消费者。
对于消费者来说,还要谨防不理性消费问题。很多消费者在“双十一”期间,被打折价格冲昏头脑,一味“买买买”,全然不顾自己是否需要或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而狂购节一过,那些不顾条件“买买买”的“剁手党”,立马变成了“负翁”,苦日子也就随之而来,如此,反倒影响了正常生活,这些都是缺乏理性消费造成的。
而对于电商来说,一定要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双十一”。切莫因贪图一点利润而背离诚信,做出违法经营的事情来。否则,消费者就将“用脚投票”。可见,电商应将依法经营作为立足之本,抛弃“投机取巧”等手段。只有依法经营,才是获利根本。“双十一”需要我们共同呵护,守护好其品牌价值,由此才能使各方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