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优化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肥西县总工会与县人社局在劳动和技能竞赛、创建劳模和蓝领创新工作室、选树优秀技能人才以及职工技能提升培训等方面加强联动、共同培育,综合提升技能人才培养的整体成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输送高素质、专业化的“工匠型”人才。
以竞赛激励赋“效力”联合提升劳动和技能竞赛实效
在竞赛组织上构建“同联动”机制。重点推动县直单位、乡镇(园区)、企业建立三级竞赛体系,打造由县总工会和县人社局主办,有关县直单位和乡镇(园区)承办的工作模式。今年以来,县总工会与县人社局联合主办 B级竞赛13项,县直单位、乡镇(园区)、企业基层工会举办C级竞赛45项,4330名职工参加决赛,348名职工在竞赛中获奖。
在项目设置上构建“大竞赛”格局。围绕肥西重点优势主导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以推动重点项目建设、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高职工技能素质为核心设置,在参赛对象上由一线职工向科技、管理、行政人员拓展,在竞赛内容上从体力型竞赛向智力型竞赛、单纯型竞赛向复合型竞赛转变。今年首次举办的肥西县行业无人机、消防救援等技能竞赛,都取得良好成效。
在政策激励上构建“多层次”体系。对获得B级竞赛各类项目的前三名选手,向市总工会、市劳动竞赛委员会推荐申报“合肥工匠”
“合肥市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或直接确定为“肥西县技术能手”,技能等级中级工以上的第一名获得者可确定为“肥西技能大师”,技能等级技师以上的第一名获得者参评“肥西杰出工匠”优先确定等,通过有效的激励措施,激发广大职工和主办单位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以创新驱动赋“智力”联合开展创新工作室创建认定
以劳动模范和高技能人才为核心,突出技术创新、技术攻关、带徒传技、挖掘传承四大功能,推动具备条件的各级劳模、高技能人才普遍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蓝领创新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作室由县总工会和县人社局共同培育、分别命名、统一监督管理。
今年,通过联合绩效评估,择优认定 7 家创新工作室。出台《肥西县劳模和蓝领创新工作室创建及管理办法(暂行)》,进一步推动劳模和蓝领创新工作室建设向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以岗位培训赋“能力”联合组织高技能人才提升培训
充分利用政府补贴性岗位技能提升政策,联合县人社局共同开展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依托乡镇(园区)基层工会和企业工会,通过传统媒体、互联网、基层公共服务平台等多重渠道,广泛宣传培训政策,收集培训需求,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对技能提升培训实行双补贴办法,对企业和个人核发等级认定中级工补助1500元/人,高级工补助2000元/人;对乡镇(园区)基层工会开展提升培训情况进行评价,评价一等奖1个,补贴工作经费5万元,二等奖2个,补贴工作经费各3万元,三等奖3个,补贴工作经费各1万元。今年,全县开展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4000人,其中高级工1500人。
以先进评选赋“才力”联合选树表彰优秀高技能人才
县总工会联合县人社局、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开展“肥西杰出工匠”“肥西县技能大师”“肥西县技术能手”优秀技能人才评选,选树表彰一批在全县一线技能岗位上直接从事生产、技术、研发等工作,为企业在实现工艺改进、技术革新、质量攻关、提高效率等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取得重要成果的优秀技能人才。今年,评选“肥西杰出工匠”5名、“肥西县技能大师”5名、“肥西县技术能手”33名。
(邵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