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1-12-31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三孩,来了!新药,进了!耗材,降了!

    摘要: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2021年,哪些与你有关的事儿“上了热搜”?盘点健康领域,三孩生育政策发布实施、74种新药被纳入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多批集中带量采购的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价格大幅降低,这些事儿

  • 新加坡:大熊猫宝宝叻叻首次与公众见面

    摘要:12月30日,游客在新加坡河川生态园观看育儿室里的大熊猫宝宝叻叻。当日,在新加坡出生的首只大熊猫宝宝叻叻在河川生态园首次与公众见面。新华社发邓智炜/摄

  • 公安部交管局发布元旦交通安全预警

    摘要: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任沁沁)元旦小长假临近,各地自驾中短途旅游、探亲访友、聚餐聚会等出行活动增多,酒驾、超速等交通违法多发易发,且与年底客货运高峰交通流叠加,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加大。公安部交管

  • 以色列宣布向巴勒斯坦移交约3200万美元代收税款

    摘要:新华社耶路撒冷12月29日电(记者尚昊吕迎旭)以色列国防部29日发表声明说,以色列将向巴勒斯坦移交1亿新谢克尔(约合3200万美元)代收税款。声明说,除这笔款项外,以国防部长甘茨还批准其他一系列“建立

  • 浙江嘉兴:抓生产保订单

    摘要:12月30日,嘉兴南湖区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的流水线工人在进行生产。该企业专业研发冰箱压缩机。临近年末,浙江省嘉兴市众多工业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安排生产工作,确保完成订单。据统计,嘉兴市2

  • 我国养老服务领域首个强制性国家标准将于明年一月一日起实施

    摘要: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高蕾)记者30日从民政部获悉,我国养老服务领域的第一个强制性国家标准《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将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据了解,《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已于

  • 埃及将加入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期待加强与新兴经济体合作

    摘要:新华社开罗12月29日电(记者吴丹妮马尔瓦·叶海亚)埃及财政部长马伊特29日发表声明说,埃及将加入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这意味着埃及经济发展得到充分肯定,埃及期待与其他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加强合作。马

  • 普京:“北溪-2”天然气管道投产前准备工作就绪

    摘要:新华社莫斯科12月29日电(记者黄河)俄罗斯总统普京29日说,“北溪-2”天然气管道投产前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据俄罗斯总统网站消息,普京当天在以视频形式召开的俄秋冬供暖季保障工作会议上表示,俄罗斯及其合

  • 让“生态疮疤”变身绿色发展“新增长极”

    摘要:新华社合肥12月30日电冬日寒冷挡不住谋发展的热情,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市新杭镇党委书记陈文杰正忙着在工地上查看项目的进展。放眼望去,山坡上树木郁郁葱葱,湖水倒映着蓝天白云。陈文杰说,再过3年,这座由社会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生态疮疤”变身绿色发展“新增长极”

——安徽探索“以用定治”新模式助力矿山生态修复

   期次:第7750期   作者:□新华社记者 吴慧珺

新华社合肥12月30日电 冬日寒冷挡不住谋发展的热情,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市新杭镇党委书记陈文杰正忙着在工地上查看项目的进展。放眼望去,山坡上树木郁郁葱葱,湖水倒映着蓝天白云。陈文杰说,再过 3 年,这座由社会资本参与修复的废弃矿山,将变成以汽车零部件、成套装备、新材料等为主导产业的绿色智能制造产业园,成为广德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陈文杰所在的位置曾是广德市新杭镇的一处废弃矿山青龙天石矿。矿产资源的开采造成部分山体植被破坏、岩体裸露。目前,当地正通过引入社会资本,积极盘活废弃矿山,让它同时具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废弃矿山复绿,青山即将变“金山”。投资 18 亿元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投资10亿元的车轮毂电机项目、投资3亿元的数控机床项目、投资10亿元的文旅项目……新杭镇的矿山还在修复,但项目已蓄势待发,未来这个片区将打造成为宜业宜居的产业新城。“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废弃矿山生态修复,让满目疮痍的矿山变为郁郁葱葱的青山,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广德市市长周其红说,近年来,广德市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两手抓的路径,按照“以用定治”的原则,统筹矿山土地综合利用,盘活矿山存量建设用地,让废地复活变发展新高地。

广德市通过市场化方式推进复绿盘活废弃矿山的做法,是安徽省因地制宜整合废弃矿山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成果。安徽改变以财政资金投入为主、为治而治的矿山生态修复模式,坚持积极探索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新机制,构建整合利用资源“以用定治”的矿山生态修复新模式,提高土地开发利用效率,提升用地保障能力。

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厅长胡春武说,让社会资本对矿山修复进行总体规划设计,以此为基础来实施修复工程、优化空间布局、导入相关产业,既实现了科学修复,又助推了当地产业发展,也是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

在社会资本加持下,“以用定治”成了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现实路径,安徽昔日不少“生态疮疤”变身为“网红打卡地”:马鞍山市当涂县曾经废弃的国安采石场变成了一座大型野生动物园,芜湖市繁昌区峨山头废弃矿山从荒山秃岭变成了“城市绿肺”,淮北市绿金湖矿山从采煤塌陷区变成了城市生态走廊带的枢纽……

2021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明确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全过程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开展生态产品开发、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技术服务等,对生态保护修复进行全生命周期运营管护。

社会资本唤醒沉睡的废弃矿山,位于新杭镇的牛头山矿区也因此重新焕发生机。2019 年,关闭的牛头山矿区在社会资本赋能下,掀开了转型发展的新篇章。复古街区、田园综合体、产业孵化园……当地对原有废弃工矿地、生产生活设施及道路房屋进行修复再利用,一个集办公、商业餐饮等服务配套和文化体验为一体的活力街区已有了雏形。

据胡春武介绍,“十三五”以来,安徽省共摸排废弃矿山3538 个,实际修复矿山 2516 个、面积 1.65 万公顷;累计投入资金52.12亿元,其中社会资本投入11.5亿元。

安徽省还出台《关于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实施意见》,谋划建立市场化方式修复废弃矿山项目库,目前入库项目60个,其中基本符合“以用定治”理念的项目有14个。

胡春武表示,下一步,安徽将运用市场化方式继续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矿山生态修复,通过明晰自然资源产权、生态产品市场交易、生态资产开发、生态补偿等方式,探索更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有效路径。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