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2-01-11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宿州市总工会:多点发力奏响工会工作奋进强音

    摘要:栉风沐雨辞旧岁,蹄疾步稳绘新篇。2021年,宿州市总工会紧紧围绕省总工会“42101”重点工作部署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拓创新,务求实效,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荣获全国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作出重

放大 缩小 默认

宿州市总工会:多点发力奏响工会工作奋进强音

   期次:第7756期   

栉风沐雨辞旧岁,蹄疾步稳绘新篇。2021 年,宿州市总工会紧紧围绕省总工会“42101”重点工作部署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拓创新,务求实效,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荣获全国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作出重要贡献的集体、省“五一劳动奖状”单位等26项市级以上荣誉和表彰,机关干部15人次获得市级以上表彰奖励。

推动“42101”重点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年 “组合拳”助基层工会“强筋健骨”

着力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集中入会和货车司机网上入会,实现八大群体工会联合会全覆盖,年内新增工会组织数 494 个,新增工会会员 36186 人,其中货车司机4803人。进一步加强民主管理工作,国有及其控股企业职代会和厂务公开制度建制率达96.7%,100人以上已建工会非公企业建制率达85.3%。充分发挥社会化工会工作者职能作用,探索设立社会化工作者工会工作指导站。推进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组织 18 家模范职工之家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打造非公企业规范化建设示范点12个。

困难职工精准帮扶年 不让一名困难职工在小康路上掉队

目标精准,困难职工档案应建尽建,新增深度困难职工29户、相对困难职工37户、意外致困69户。对象精准,开展困难职工走访摸排,动态更新困难职工帮扶系统。措施精准,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帮扶、大病救助、金秋助学、应急救助等,各类救助计930人,发放资金 434.2 万元。同时加强对责任落实、帮扶效率、脱困率、规范管理等工作的量化考核。

智慧工会创新应用年 打造职工网上“娘家”

按省总工会数据标准,新增新就业形态群体职业类别设置。已入库工会组织 8556 家、会员 772432 人。推进数据开发应用,持续开展职工普惠活动,惠及职工金额 366 万元。大力推进手机端普惠平台建设和“公园年卡”发行等工作。市总工会线上普惠服务被评为省“十佳普惠服务项目”。工会业务上网率和满意度大幅提升,申请网上办事 17955 件,动态办结率 98%。线上线下融合推进职工就业创业,点击量突破 166.3 万人次。广泛开展“好网民”活动,积极承办全省活动,共推报作品 406 余件,其中 8 件作品获全国奖项,34 件作品获全省奖项。市总工会“红七月”线上党史知识竞赛被评为全国“同心圆”三等优秀活动、省“同心圆”一等优秀活动。此外,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

工会工作体系完善年 赋能高质量发展

完善工会双重领导体系,严格落实重大事项向省总工会和市委请示报告制度。对省总工会职能部门部署安排的工作认真落实并及时反馈。今年 5 月开始,每月向市委领导汇报工作开展情况。严格落实工会干部协管制度,健全密切联系职工体系,班子成员分头联系县区园区。建立机关干部联系劳模、职工、企业制度,每人每年下基层不少于30天,提供调研报告不少于1篇。深化服务职工体系,推进职工服务网改版升级工作。建立规范高效工作运行体系,加强对县区(园区)工会工作评价和指导,制定并落实《宿州市总工会督查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市总机关人员绩效考核办法,坚持每周例会和效能建设制度。

产业工人素质提升工程 积极为“安徽智造”精准输智

加强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引领,组织劳模宣讲团、职工宣讲团开展“五进”活动,先后宣讲498 次,2 万余人聆听。提升产业工人技能素质。广泛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全市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 180 余场次,参与职工约 6 万余人次。引导职工理性合法维权,广泛开展《安徽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等法律法规学习宣传,全市举办培训班5次、专题座谈会16场、法律服务活动22场。选树产业工人先进典型,评选首届“宿州工匠”10名、“宿州金牌职工”42 名。18 个先进单位和个人获得省总和全总表彰。提升产业工人政治地位,9 名产业工人当选市第六次党代会党代表,较上届增加 4名。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活动,组织职工积极参与“安康杯”竞赛活动,宿州市总工会获优秀组织单位。开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绩效评估,全面总结该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情况,开展专项绩效评估。强化协调小组职责任务,协调小组下设“一办五组”,加强对各项工作的统筹协调督促。加大财政投入力度,2022 年市财政安排 500 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市总工会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

工会干部本领锤炼工程 在担当实干中锤炼作风提升本领

大力加强机关党的建设,通过党组会、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会等多种形式,切实加强干部职工思想政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全年市总工会本级培训工会干部1100余人次。注重在实践中历练干部,开展市县区工会机关干部赴基层蹲点活动,以“十个一”为主要内容,开展工会业务和劳动法律政策宣讲60场次,指导新建基层工会401个,发展工会会员19463人,为1200余名职工解决了实际困难和问题。

为职工办10件实事 着眼细微处暖人心

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全市职工征文、演讲、书画、摄影、“红七月”线上党史知识竞赛、“好网民”等系列活动。开展就业创业援助活动,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共计 137场 ,547 家 企 业 提供用工岗位 35950 个,初步达成就业意向 18189人。开展职工互助互济,2021 年职工参保人数 62838 人,参保金额 483.8 万元,赔付金额 205.8 万元。探索金融普惠新形式,发放“劳模贷”5675 万元。参与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上拨省总 25 万元用于设立安徽职工发展专项基金。开展关心关爱环卫工人“六个一”活动,为 385 名环卫工人免费体检;开展优秀环卫工人和环卫企业选树活动等。开展为 1971名一线职工免费送体检活动。为新入会八大群体会员赠送意外伤害险 5000 余份。推动政策职工疗休养和带薪年休假。组织一线职工疗休养1000 余人。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政策落实,现已组织实施。着力提升职工生活品质,通过发放电影卡、组织春秋游、开展普惠活动、推进公园卡发放,不断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创建省级以上职工书屋(书吧)14个、新建市级“职工书屋”15 个。组织开展“皖工鹊桥”单身职工婚恋交友活动10场,986人次参加,成功牵手37对。申报省级“阳光家园”16家。

跟着劳模去创新 劳模工匠有示范 职工创新有作为

成立领导小组,制定下发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市劳模宣讲团开展劳模大讲堂182场。动员劳模工匠助力帮扶非公企业发展,签订劳模结对帮扶协议19份。申报长三角地区劳模创新工作室 1 家、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 1 家、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10 家。示范引领职工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五小”活动。扎实推进名师带高徒计划,全市新增劳模名师带高徒30对。组织劳模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座谈会和现场观摩3次。

以思想政治引领凝聚职工力量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结合庆祝建党70周年,组织劳模宣讲团、职工宣讲团开展“四史”、工运史宣讲195次。召开全市工会系统宣传思想和新闻宣传工作会议,加强和推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利用市总工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各类学习教育活动。利用雷锋日、端午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强化新闻和信息宣传工作,中央、省级、省总所属工会媒体采用稿件多篇,省总、全总采用信息多篇,同时省总官网、官微采用稿件多篇。

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 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市总工会和县区工会签订责任书,严格落实“五个坚决”要求,召开工作专班会议4次。建立联席会议、工作专班、会商研判等九项工作制度,确保工作规范运行,召开领导小组会议 2次,联席会议 2 次,工作研判会 3 次。主动协调市委政法委,将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工作纳入全市政治安全工作整体大盘子,加强工作对接和信息互通。积极协调市委宣传部,将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工作纳入全市意识形态整体工作布局,加强情况和信息交流。建立 235 人的信息员队伍,充分履行“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职责。联合全市 10 个劳动关系监测点、劳动法律监督、“12351”职工维权服务热线等平台,加强信息共享。督促督办5个苗头性问题,化解风险点3个。

夯实工作基础 稳步有序推进

经费管理合理高效,上缴省总经费 974 万元,较去年增长 9.15%。前 11月全市税务代收完成全年任务数的103.17%,财政划拨经费较去年增长16%。市总工会被全国总工会评为“2020 年度工会财务会计工作先进单位”。资产管理规范有序,顺利推进市总工会办公大楼固定资产入账工作。指导推进县区完成清理整改任务。经审工作从严从实,实现对四县一区工会审计全覆盖,全面完成省总审计整改任务。工会法治化建设深

入开展,开展困难职工帮扶政策宣传和 法 律 法 规 宣 传110 余场次。与法院对接建立“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机制。发出“两书一函”5份,已全部办结。(宿工)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